历史唯物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72页(11889字)

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唯物史观”。

关于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

它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社会历史,科学地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动力,认为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并正确地解决了社会生活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领域的一次伟大变革。与研究社会生活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任务是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于19世纪中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理论来源。历史唯物主义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人们的认识总是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也不例外。

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观领域一直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主要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前,社会生产规模狭小,人们的真实的社会联系暴露不充分,历史的深刻动因与结果之间的真实联系处于混乱和隐蔽的状态之中,使人们不易发现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运动的规律性。

当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以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创造了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摧毁了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并冲击了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为唯物辩证地考察社会历史提供了客观可能性。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促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使各个生产部门联成一个整体,而且形成了世界市场,密切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联系。生产规模的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有可能超出地区的狭隘性、民族的狭隘性,从宏观角度对各国的经济、历史、文化进行比较性的探讨。

第二,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以往的发展缓慢的生产方式不同,激烈的竞争以铁的规律要求生产者运用科学、改进生产工具。资本主义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变动。

在大工业急剧变化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不同于在小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凝固、守旧、崇高传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时代要求人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历史。

第三,以大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使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关系变得比以往时代要清晰。在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经济同政治和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为一些中间环节所掩盖。

以法律形式规定地位的等级区分掩盖了阶级划分的实质;宗教的、伦理的动机往往遮盖了政治斗争的经济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则使这种社会联系简单化了:以公开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原来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非常明显地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政治权利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每时每刻都迫使人们感受到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关键地位。

成熟的理论同成熟的阶级关系是相适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并愈来愈尖锐,当英国、法国工人走上街头奋起反对资产阶级,这不仅揭穿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和劳动利益一致的学说是一种谎言,而且也标志着以唯心史观为指导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幻灭。

不理解物质利益、不理解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否认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唯心史观,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是矛盾的。

正因为这样,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自觉地适应已经登上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透过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资本主义外在化的矛盾对历史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揭示。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理论思维都必须以它的先驱者提供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唯物史观充分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的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生产规模的狭小和剥削阶级的偏见限制了人们的历史眼界,但人类还是通过曲折的途径对社会历史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倡导以人为中心,反对神学历史观。他们用抽象的人性作为历史尺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但有些思想家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思想,表现了人类对社会历史认识的某种进步。意大利的思想家维科提出了探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问题,强调了社会历史规律的共同性。

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者从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产系中探求社会的发展。

但他们有的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有的陷入“意见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观。

法国复辟时代的史学家主张用财产关系来解释政治制度,并开始重视阶级斗争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虽然他们的这些观点都不彻底,最终未能逃脱唯心史观的束缚。

这些有价值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开辟了道路。

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是多渠道、多方面的,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唯物史观的创始人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从古希腊罗马到19世纪40年代,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历史、宗教、道德、文学、艺术史等等极其广泛的领域。对19世纪西欧社会理论的综合吸收,是唯物史观理论来源的重要特点。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因为它们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有内在联系或规律性的过程。他把辩证法应用于观察社会生活,反对用纯粹的偶然性来解释历史,力图描述历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

黑格尔关于历史必然性的观点、关于劳动是人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观点,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等等,对于马克思揭示历史自身的辩证过程起了积极的诱导作用。

费尔巴哈倡导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为唯物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缩短了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距离。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实在性的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观点、关于人的本质存在于团体之中的观点,为马克思架设了一座从绝对观念通向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的桥梁。

特别是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从人的本质异化中寻找宗教的根源,叩击了通过分析宗教根源而通向唯物史观的大门。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唯物史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重视生产,把整个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它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不仅具有纯经济学的意义,而且包含着哲学意义;它以经济学的形式对劳动作为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作了充分肯定,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作了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重要范畴,例如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也包含某些合理的因素。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把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强调历史的发展。

圣西门宣布政治是关于生产的科学,并预言政治将完全为经济所包容,以萌芽的状态表述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基础的思想。傅立叶关于合理制度下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兴趣劳动的观点、关于劳动与享受应一致的观点,特别是把社会历史划分为蒙昧、宗法、野蛮、文明四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观,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欧文关于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和人在一生中,特别是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中这两方面相结合的产物的观点,关于应该合理安排环境以使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观点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19世纪上半叶西欧社会理论在不同领域里的成就,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形成了有利于唯物史观产生的理论环境。

唯物史观的制定是一个历史过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制定的。他们在青年时期,各自通过独立的道路完成了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两个转变。青年马克思具有把哲学批判同实际结合起来的实践精神。在哲学研究与现实斗争的密切结合中,马克思逐渐清算并超越了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摒弃了它们的唯心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走向历史的深处。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触摸到物质利益在历史上的作用,并产生两个“苦恼的疑问”:一是关于物质利益同黑格尔国家学说的矛盾;二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问题。

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促使马克思开始背叛原来信奉的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并关注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研究和论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他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私有财产决定国家;政治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它代表虚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两篇重要文章,即《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了宗教和世俗世界的关系,及人的解放问题,提出了要把对宗教的批判转变成对政治、对国家和法的批判的任务,明确指出物质实践和改造世界的阶级力量的问题,第一次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作了论证。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完成的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仅仅是他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最初成果。这种转变意味着马克思脱离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影响,然而并未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

青年恩格斯通过与宗教决裂以及批判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集中地反映在他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着作中。

马克思在完成两个转变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他把哲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分析了人的劳动本质的异化问题,从异化劳动出发去说明社会问题,说明无产阶级的贫困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他力图通过论述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阐明私有财产的起源和消灭私有财产、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从物质生产出发去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把物质生产作为人和社会统一的基础;把劳动视为人的本质,并把历史看成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把私有财产的运动看成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肯定了劳动在创造人类历史和形成人的感觉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次把实践引入历史观和认识论,表现了新的世界观的萌芽。《手稿》是马克思从早期思想过渡到后期成熟思想的一部重要着作。

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同人相脱离看成是异化劳动的表现之一,把共产主义看成是解决人同自己类本质的矛盾等观点,反映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影响。

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并决定合作。在他们合作的第一个成果《神圣家族》这部着作中,通过对青年黑格尔分子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的批判,进一步清算唯心主义,并且进一步超越费尔巴哈,向着唯物史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对鲍威尔等人的唯心史观特别是英雄史观作了系统的批判;主张决定历史的不是思想,而是利益和群众;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历史的发源地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工业和生产活动是历史的基础,等等。

但在《神圣家族》中,仍然保留着费尔巴哈的痕迹,即残存以人的抽象本质作为衡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尺度的观点。

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着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一步为唯物史观的全面确立作了理论准备。

在批判李斯特唯心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论证了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在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十一条纲领性意见中,马克思把实践观同历史观结合起来,强调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必须从实践出发去说明人和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还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脱离社会、脱离实践的错误,表明马克思已经从颂扬费尔巴哈转向批判费尔巴哈,并最终清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影响。

唯物史观的全面创立,是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完成的。

《形态》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史观这一伟大发现做了概括: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括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进行科学概括之前的最完整表述。《形态》科学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前提,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矛盾运动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在与工人运动结合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全面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及其国家上层建筑,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总结1848-1849年欧洲革命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理论,等等。

唯物史观在和经济学研究的深入结合中得到进一步深化。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系统分析,不仅完成了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写作的《资本论》的几部草稿,在唯物史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859年发表的着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从宏观上对唯物史观作了总体性的概括。《资本论》卓绝地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对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作了科学的考察和论证,为剖析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资本论》的问世,使唯物史观由假设变为可以由经验事实所验证的科学。

马克思晚年对古代社会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

恩格斯晚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着作中,以及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对唯物史观作了重要的发展。

唯物史观有其博大精深的体系和极其丰富的内容。

它包括一系列重要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社会的本质。唯物史观以实践的观点考察社会,揭示了各种社会形式的共同本质,主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活动的领域,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有机结构。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既是人的本质活动,又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领域。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其形成和作用都离不开实践。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历史的主体。

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们相互活动的产物。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客体、人与环境相互作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制约的,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

关于社会的结构。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各种活动条件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的主体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

社会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结构三方面的内容。社会经济结构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主导方面,也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关系中的本质或决定性的方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有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并存。其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政治结构集中反映经济结构,并反作用于经济结构。社会的意识结构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各种具体结构相互作用。经济结构决定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构成了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的现实基础。

关于社会的发展。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在人的活动中并通过人的活动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唯物史观坚持科学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最终承认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和客观的必然性。它从现实的人的活动或社会关系出发,找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决定性的物质因素。历史进程归根到底受经济必然性的支配,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钥匙。唯物史观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从而发现了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重复性、常规性,发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的基本规律。

社会历史规律不是预成的,而是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形成并实现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往往由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来开辟道路。在由社会历史发展主导趋势所规定的可能性空间范围内,人们有一定的选择自由。

世界历史的发展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从世界历史或人类总体历史上看,社会形态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这种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民族不同的形式和道路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跳跃性的发展。这并不排斥社会历史的一般规律,不否定世界历史的一般进程。物质资料的生产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不是某种存在于历史之外或凌驾于历史之上的东西,而是构成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内容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制约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它们构成推动社会历史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生产方式的统一体中,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经常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基础上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为桎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随着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而得到正确说明。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必然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唯物史观主张从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即劳动中揭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揭示人的现实本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存在物。

任何个人都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个人,处于一定社会结构中的个人。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表示这些现实个人的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只有理解了人的社会存在,才能理解人的真正本质。任何个人都是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随着各种社会关系的改变,人的本质也会发生变化。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出发,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唯物史观反对神学历史观,主张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唯物史观又与英雄史观相对立,坚持群众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力量。人民群众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历史的进程,并影响历史的局部面貌,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无论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还是个人的历史活动,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们只能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唯物史观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不仅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毕生精力不断丰富和推进自己所创立的唯物史观,而且他们的战友、学生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唯物史观。

德国工人运动杰出的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理论家弗兰茨·梅林(1846-1919)积极宣传和捍卫唯物史观。他认为,唯物史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的“利益冲突”而解答了人类历史之谜;社会集团的物质利益决定着人们的意识;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而不是僵化的公式。法国社会主义者、法国工人党创立人之一保尔·拉法格(1842-1911)发挥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主张必须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历史运动的基本原因。拉法格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他把唯物史观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决定论”,这是不恰当的。意大利的马克思仁义理论家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1843-1904)在其着名的《唯物史观论丛》中,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社会生活的层次、意识形态的起源和作用、历史的辩证法等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俄国的格·瓦·普列汉诺夫(1856-1918)针对民粹派的唯心史观,写了《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许多着作,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此外,德国工人出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约瑟夫·狄慈根(1828一1888),第二国际的着名活动家或理论家威廉·李卜克内西(1826-1900)、奥古斯特·倍倍尔(1840-1913)、卡尔·考茨基(1854-1938)等人,都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和发展作出过贡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化,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条件逐渐成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登上了历史舞台。

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回答了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全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等重要着作中,列宁批判了民粹派主观社会学等唯心史观,阐述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列宁从理论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组成部分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一整块钢铁。他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深刻发掘了《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出物质的社会关系决定思想的社会关系;把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概括为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列宁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革命理论,阐述了经济和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个人的历史作用,以及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辩证关系等一系列重要原理。特别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帝国主义时代的新的历史特点,研究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新原理。

列宁还围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现实问题,在实践和理论上作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列宁指出,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立的;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列宁还阐明了对待历史遗产的批判和继承的辩证关系,特别强调批判继承资本主义的全部文化。继列宁之后,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着作中,对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作了发挥。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蔡和森、周恩来、瞿秋白等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作出了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把唯物史观运用于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性质,精辟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充分肯定了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和人民战争的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作了创造性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民主和专政的辩证关系。毛泽东还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

这些思想充实和丰富了唯物史观。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等等,都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