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07页(988字)

列宁写于1920年4、5月间,同年6月出版,编入《列宁全集》第31卷,《列宁选集》第4卷。

本书总结了俄国三次革命和苏维埃国家成立初期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原则;在指出机会主义仍然是工人运动内部的主要敌人的同时,着重批判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的思潮。本书共10章,另加增补5节。前4章总结俄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在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取得革命胜利的经验,第5至9章批判了德、英等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第10章是总结。本书主要阐述如下基本观点:(一)论述了俄国革命经验的国际意义,既批判了一律照搬俄国经验的左倾错误,又批判了竭力贬低和否定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的右倾机会主义观点。

(二)阐明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和组织纪律的重要性,指出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布尔什维克的集中制和铁的纪律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是依靠以下三个条件来维持、巩固的:一是靠党员的觉悟和自觉遵守,二是靠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三是靠党所实行的政治领导的正确。(三)总结了布尔什维克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成长壮大和得到锻炼的,并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阶级根源。(四)批评了德国“左派”共产党人否认领袖、反对党的领导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原理,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固的领袖集团来主持的,不应把党同工人阶级对立起来,把领袖同党对立起来。

(五)批判了“左派”共产党人拒绝议会斗争形式,主张退出工会,反对任何妥协的错误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妥协的策略原理。指出应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妥协,一种是革命的妥协,另一种是叛徒的妥协。

在一定条件下妥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反对任何妥协是“左倾”幼稚病的表现。(六)概括了革命政党的战略与策略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只有提高先锋队的觉悟,并善于团结、教育和争取群众,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原理,提出了要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和善于掌握一切斗争手段的策略原则,强调了必须把原则性和坚定性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斗争策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