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74页(1000字)

【生卒】:公元前469—399

【介绍】:

古希腊着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一方面接受了智者哲学的积极方面,反对传统观念、迷信和信仰,注重社会和人生问题;另一方面又批判了其消极的方面,特别是反对智者推崇感觉以至于走向感觉主义、主观主义如怀疑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他树起了理性主义大旗,为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开辟了道德,人们常常以他为界线,把早期希腊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着作,他的思想和行为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芬尼等人着作中的纪载流传下来的。

苏格拉底抓住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一些缺陷并加以夸大,以至于摒弃自然哲学,否定朴素唯物主义。他认为,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心灵,是自己,是人的德性。在他看来,哲学的目的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的生活,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首先认识普遍的道德规范,研究人的德性。他认为人的德性包括节制、正义、虔敬、勇敢等等,而正义、虔诚等品质是神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所以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德性。

同时,人的德性又是自身中的善,自身中的善即有益的东西,而勇敢、节制、正义等品质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实行才是有益的,才是真正的善,否则只制是恶。

由此,他认为一切德性都是智慧,“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在他看来,每一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没有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无人有意作恶”,也就是说避善趋恶并不是人的本性,没有人自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是恶的东西。他还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其真的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如至善的美德。

在他看来,人们所知道的一切关于个别事例的知识都算不得知识,只有普遍的知识才是永恒的绝对的知识。他反对美德来自教育的观点,认为道德不是技艺,它只能凭心灵如神的安排,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伦理观点。但是,他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强调把道德放在知识的基础上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从伦理学发展史上来看,他提出了“知识即德性”的重要命题,把道德放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这就使道德成为科学的对象,从而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这种理性主义思想,在其以后的西方哲学思想如伦理学思想的发展中,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上一篇:李觏 下一篇:克罗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