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性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51页(1118字)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理论。
人们用泛性主义概括精神分析学说的本质,其根据是:第一,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含义十分广泛。他认为,原来的性欲概念,“决不等同于两性结合的冲动,或者是求得性交时的快感的冲动;它倒很近似于柏拉图《会欲篇》中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爱情。”在弗洛伊德看来,自爱、父母之爱、子女之爱、兄弟姐妹的爱以及人类的一般的爱,甚至对于具体对象和抽象观念的忠诚等等,都是“性”的表现,其根源都是性本能。弗洛伊德把性不仅理解为一切可以用爱来描述的关系,还理解为包括摄食、排泄、繁殖后代在内的生物的生存本能。第二,弗洛伊德极其夸大性本能的作用。在他看来,不仅个人的一切行为和心理活动,其根源和动力是由人的性本能决定的,而且“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的第四版序言中说:“这本书的某些部分——坚持性欲乃一切人类成就之泉源,以及性欲观念的扩展——自始便是精神分析学所遭阻抗里最强烈的动机。喜欢寻找刺耳口号的人们,常提到精神分析学的‘泛性主义’,无聊地攻论它以性来解释‘一切’”。
由于弗洛伊德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实际上用泛性主义解释人类的精神活动、社会生活的主张,没有充足的科学根据和实践证明,致使他的一些最早追随者也同他决裂,转而对他批评。
阿德勒(弗洛伊德的合作者)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认为一切人都为一种“求权意志”所驱使,个人发觉他不能满足出人头地的欲望时便产生自卑感等精神障碍。荣格(弗洛伊德的学生)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主张按照态度类型将人分成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还把心理功能分为四种——思维、情感、感觉与直觉,认为任何人都有一种或数种功能占优势。他们都这样或那样地否定了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看作是决定个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的观点。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霍妮、弗洛姆等,也都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认为弗洛伊德过份夸大了性本能的作用,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从历史观上看,泛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规定的,人在社会意义上是社会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把人只是看作生物学的个体,认为人的本质是生物本能、主要是性本性,不仅把性本能看作个人的一切欲望、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因,而且用它来解释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用一些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