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有善恶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14页(490字)

战国世硕提出的一种人性学说。

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论衡·本性》)。就是说,人天生具有善恶两个方面的本性,善是阳面,恶是阴面。

但人的道德品性都是潜在的,最终显善或显恶,在于后天“养育”。汉代董仲舒也认为天有阴有阳,人有贪有仁。

王充肯定了世硕的观点。“唯(世)硕、公孙尼子之徒颇得其正”(《论衡·本性》)。

明确提出性有善有恶。他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而大多数人则是无善无恶或善恶相混的人,属中人。少数极善极恶的人,本性难移。大多数中人,可以通过环境教育而发生变化。

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王充的人性学说含有一定的宿命论色彩。他说:“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该理论对西汉杨雄的性善恶混说产生了很大影响,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

上一篇:性超善恶论 下一篇:性三品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