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22页(3055字)

又称国民经济体制,有广狭两种含义。

从广义上讲,经济体制则既包括国家领导和管理经济的制度、组织、形式和方法,也包括所有制结构形式和经营方式。从狭义上讲,经济体制则专指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运动全过程中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一些具体环节、具体运行方式、调节社会成员间、企业间、部门间、地区间的经济管理的责任和权益关系。

经济体制同经济制度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制度是指以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一定社会的本质规定性,是决定因素,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经济体制是由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从属于经济制度并从中派生出来的,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经济体制因不同国家的具体民族特点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国情而存在差异,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会随着经济条件、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可以采取多种经济体制模式。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是这样,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也是这样。

社会主义各国实行的同样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却可以是不同的经济体制类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①集权型经济体制,以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为主,强调国家机关直接指挥管理经济的职能,以指令性计划作为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严格限制甚至排斥商品货币关系;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即与商品关系、市场机制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国家管理企业不仅下达一些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而且也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③“自治经济”体制,实行社会自治所有制,国家计划只起预测、纲要作用,企业经营基本上根据市场机制来调节。具体来说,划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不同经济体制类型的主要依据是:①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都有所不同,由此产生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式以及具体经营方式的不同;②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管理的程度,一般说来,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管理的国家,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要小些,而对国民经济基本上不实行直接管理的国家,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这样的作用就要大些;③地方和企业自主经营的程度,这主要反映在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上。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每一种生产关系(包括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便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时就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对抗和冲突,社会变革往往是通过暴力来解决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矛盾,但它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不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而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

作为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经济体制,正是要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加以改革。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使它的各项具体制度日益健全和成熟起来。

因此,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现行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

当时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客观上要求建立由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的经济体制,同时由于我们缺乏管理大城市、大企业的经验,在许多方面学习了原苏联的一套做法。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经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经济体制方面某些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已经逐步显露出来。由于我国曾在“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影响下未能及时克服这些弊端,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在经济体制上逐渐形成了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①政企职责不分,以政代企,行政机关包揽了许多本应由企业行使的权力和事务;②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③条块分割,致使重大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④片面强调“一大二公”,排斥集体经济,限制和消灭个体经济,脱离了我国国情;⑤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试图把一切生产,包括小商品生产都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之内,没有发挥价格和市场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⑥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没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国家对企业财政实行统收统支,形成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这些弊端严重地压抑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本应具有的盎然生机与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人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的任务和性质等作了充分的论述。

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历来要求的,把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进一步解决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是具体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对根本制度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①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实行新的农业经济的联合和发展;③改革人民公社三级关系和“政社合一”制度。

通过这些改革,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接着又在城市进行改革:①扩大企业自主权,普遍实行经济责任制;②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使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③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城市改革道路;④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的改组、联合;⑤改革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⑥改革财政、物价、信贷和工资制度,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⑦改革科教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协调发展;⑧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建立各种类型层次和规模的经济区;⑨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发挥中心城市组织经济的作用;⑩实行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城市改革也取得初步成果。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非常必要、及时的,同时,改革又是一项长期任务,还需要不断发展与深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