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34页(955字)

美国学者科图拉于1983年4月发表的论着。

在这部书中,科图拉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第一,社会信息化,即电子计算机与先进通讯技术的结合,将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第二,新技术的发展将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根本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如在家工作。家庭将成为居住和进行多种智力活动的基本场所。新的工业革命将给那些天赋条件差,受教育少的人带来就业困难,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第三,劳动技能主要是靠智力和知识,而不是象传统那样主要靠体力。提高人们的智能将是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当今西方学术界关于工业革命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780年的英国,它以J瓦特发明创造的蒸汽机的使用和煤炭炼铁为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840年,它以铁路、转炉炼钢的普及和电力的应用为特征;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开始,以后逐步扩展到西欧、东欧和日本。

这次工业革命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合成工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及激光工业等等的出现为标志,以实行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和自动化为特征。第四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以微电子和新材料工业、新能源、航天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和海洋工程等等为标志和特征。这种关于工业革命的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原联邦德国的经济学家门施、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希曼和罗斯托等。

科图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中,基本上赞同上述经济学家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他们都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是我们应该加以肯定和重视的。

但是,他们强调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是为了主张和坚持“科学技术决定论”,这是我们应该加以鉴别和批判的。事实上,物质生产永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能走在物质生产的前面,对物质生产起主导作用,但是,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物质生产归根到底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使在当今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时代,仍是如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