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差价
书籍:简明经济百科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简明经济百科辞典》第347页(499字)
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收购价格或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地区差价可分为:(1)农产品地区差价,主要是产地市场到集散市场和集散市场到销地市场的地区差价,一般以流转起点的收购价格为计算基础。(2)工业品地区差价,主要是产地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到县城,县城到农村的地区差价。长期以来,一般以流转起点的批发价格,即产地批发价格或中转地批发价格为计算基础;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正在逐步改为以流转起点的出厂价格为计算基础。地区差价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品以产地运往销地,需要支出一定的流通费用,并取得合理的利润;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生产同种商品的地区社会成本也不同。
因而形成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之间价格上的差异。地区差价一般包括:运杂费、资金占压利息、商品损耗、经营管理费、批发商业利润等五项内容。
制定商品地区差价应掌握的原则是:要有利于工业的合理布局;要有利于商业企业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要注意毗邻地区价格的衔接;要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促进生产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应适时调整地区差价。
上一篇:综合差率
下一篇:简明经济百科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