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
书籍:中华民国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196页(462字)
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
近代由西方传入。各地均有,但以上海为中心。
初为证券行市,少数生意人每晨于茶馆饮茶洽商,但成交数有限。1914年,中国第一所公开的证券市场在上海开张,取名股票商业公会。
主要经营招商局、商务印书馆、铁路、矿冶等几家大公司的股票、债券以及北京政府的公债。1919年虞洽卿、闻兰亭等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1921年经北京政府核准,股票商业公会成员另建华商证券交易所,推范季美为理事长。当时各大报每日均刊载以华商证券交易所为准的交易行市。此后各地交易所纷起。四一二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滥发公债,大大刺激了交易市场。1933年国民政府下令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证券部与华商证券交易所合并,在上海汉口路证券大楼设置唯一的公债、股票市场。它利用利息拉开近期和远期证券、股票的差价,吸引民间进行套利投机,从而聚集巨额资金,转营其他投机业,本生利,利滚利,暴发横财。
1944年起,货币投机交易十分热门。抗日战争胜利后,买卖金钞者日渐增多。
各地解放后,交易所均被人民政府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