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保路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374页(508字)

亦称“铁路风潮”。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把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又将筑路权卖给英、德、法、美四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保路风潮。5月中旬,长沙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铁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停课,并组织保路团体。湖北商民亦集会,谴责清政府卖国媚外罪行,力争路权。广东则召开粤汉铁路股东会议,坚持粤路商办,并拒用官发纸币,持票挤兑白银,以示抗议。

四川民众反抗更为炽烈,6月17日,川汉铁路股东和咨议局在成都组织保路同志会,推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各府州县纷起响应,成立保路分会,入会者达数十万人。8月成都罢市,数十州县闻风而动,卷入斗争。

9月发展为全省抗粮抗税的群众暴动,捣毁巡警署、经征局。9月7日清政府谕令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保路同志会代表蒲殿俊、罗纶等,血腥屠杀请愿群众数十人,酿成成都惨案,激起全川武装暴动。

同盟会员鸣剑等乘机联络会党,率领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并分路进攻各州县,旬日间,队伍扩展至二十余万。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在荣县宣布独立,建立革命政权。各州县义军相继响应,保路运动进入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上一篇:保甲制度 下一篇:中华民国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