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第一次国共合作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40页(845字)

孙中山为了团结革命力量,坚持革命斗争,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1923年9月开始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准备采用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10月邀请李大钊赴广州,并召开特别会议,指派廖仲恺、谭平山(共产党员)等九人组成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聘请苏联政府派来的代表鲍罗廷为顾问,办理改组事宜。11月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有共产党人(二十三名)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会议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二十四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十七人,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祖涵、毛泽东等十人被选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新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和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基本相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同年2月初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央执、监委员第一次全会,成立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并议决设立秘书处及中央各部,由谭平山、戴季陶、邹鲁、廖仲恺、林祖涵、曾醒、许崇智分任组织、宣传、青年、工人、农民、妇女、军事部长。共产党员杨匏安、冯菊坡、彭湃、张善铭分任组织、工人、农民、青年部秘书。从此,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创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努力开展工农运动。

1926年3月至5月,蒋介石制造了旨在限制共产党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革命预伏着危机。同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在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迅速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的主力,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大革命失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