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3页(3465字)
社会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分工。
社会分工是分工的重要形式。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分工;把农业、工业等社会生产的大类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等,叫做特殊的分工。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都属于社会分工。分工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各氏族公社内部只有根据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从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分工,如壮年男子外出打猎,妇女采集果实和制作食物、衣服,老年人看守住地、制造工具,儿童则作一些辅助劳动。
这种分工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氏族公社之间的产品交换向商品交换的转化,产生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之一,反过来,商品交换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71)一书中,指出了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使用木棒、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从事采集、狩猎和捕鱼,维持最低的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发明了弓箭以后,原始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他们从长期的狩猎实践中,逐渐懂得了有些动物,如牛、羊、马、骆驼、象等可以驯服、繁殖,能够保证正常地得到乳类、肉类、皮、毛等生活资料,于是一部分原始人便在拥有丰茂天然牧草、适于游牧的地带驯养动物,从事原始的畜牧业,使自己从其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成为游牧部落。
这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一些不转化为游牧部落的原始人,则发现并发展了原始农业,使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部落逐渐以从事种植为主,从而扩大和加深了这一分工。首先,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着的提高。原始畜牧业扩大了生产的范围和场所,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剩余产品。
这一阶段还出现了织机、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同时,农人与牧人都需要获得在本部落地区内不生产的产品,这就引起了彼此之间的交换。
其次,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的发展。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与此相适应,存在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原始畜牧业出现之后,游牧部落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余的野蛮人多,而且种类也大不相同,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种交换,起初是部落和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氏族首领进行,随着私有制财产的出现,逐步过渡到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交换。这时,价值形态也逐渐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
再次,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了剩余产品,吸收新的劳动力便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战争的俘虏不再被屠杀,而成为奴隶,氏族的公共财产日益变为氏族首领的私有财产,于是出现了零散的奴隶劳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最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也在家庭关系中引起革命。男子在牲畜的生产和交换中处于主要地位,因而在家庭中也处于统治地位。母权制逐渐解体,父权制逐渐固定下来,个体家庭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手工业向多元化发展。
如此多样化的活动已经不能由一个人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人们生产出的产品日益超过维持劳动力本身所必需,剩余产品增多了。这样,使奴隶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奴隶制已经不是零散的现象,而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的组成部分;奴隶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助手,而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被成批地赶到田野和作坊去劳动。
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私有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使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出现了远距离的海外的贸易。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价值形态的发展,金、银等贵金属开始执行货币的职能,而且逐渐成为占优势和普遍的货币商品。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文明时代的门槛,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交换的商人阶级。他们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中间人,剥削生产者,并取得了生产的领导权。
交换发展的需要产生了金属货币。
货币借贷、利息和高利贷也相继出现。土地私有权被牢固地确立起来,土地完全成为私有财产,它可以世袭、抵押以至出卖,土地占有者已经摆脱了氏族和部落所有制的桎梏,表现为地产的财富。这样,随着贸易的扩大,随着货币、高利贷、土地私有制和抵押制的产生,财富迅速地积聚和集中到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手中,而大众则日益贫困化,沦为奴隶的人们日益增长,奴隶的强制性劳动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由于有了阶级对立,于是产生了国家。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空前扩大。在社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当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发生反作用,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
随着劳动工具的分化,生产这些工具的行业也日益分化。
有机的工场手工业的某些生产阶段,逐渐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行业。混成工场手工业的产品本来就是由联合的手工业的局部产品机械地组装起来的,因而更容易独立化出来成为特殊的行业。
地域分工在工场手工业的推动下获得了新的发展,使适合本地特点的生产部门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殖民制度的推行,为社会分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所有这些都促使社会分工的扩大。随着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社会分工更加扩大,机器生产使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越分越细,因而社会生产部门也就越来越多样化;大工业所使用的机器彻底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最终完成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而商业资本的独立化,使其成为与产业资本并列的一种职能资本形式。
一般说来,社会分工越发达,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也越高。因为分工及与其相联系的协作虽然不改变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数量,但是,它们可以改变生产力中诸因素的结合状态,使其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分工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例如城市与乡村在技术装备等方面趋于接近,广大体力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显着提高,脑力劳动者在整个劳动者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甚至在一些企业里所谓“白领工人”(指不需要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劳动者)的人数超过了“蓝领工人”(指从事生产、维修和服务业的体力劳动者);随着许多新兴的产业部门的出现,特别是服务部门的大发展,大量的劳动者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引起的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资本主义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越细,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经常的比例失调和社会劳动的大量浪费。
社会主义经济是采用先进技术的社会化大生产,它是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根据现代技术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有计划建立的新式分工,发展生产专业化和协作,这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旧的分工将逐步消亡,新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程度日益提高,劳动者将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恩格斯,197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1,《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