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4页(2900字)

用于交换的货物(goods)。

从来源上看,商品可以是自然的赐予(如原始的森林、土地、矿藏),也可以是用资源生产出来的,即作为生产过程结果的产品(products),后者又分为可再生产的(如家用电器)和不可再生产的(如古钱、古画、古董)。从形态上看,可分为有形商品,即物品(things)和无形商品,即服务(services)。从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看,商品可分为物质(physical)商品和精神(spiritual)商品。由于商品所具有的不同属性,经济学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商品的研究。

古典经济学家着重从生产与再生产的角度来研究商品,从而提出了最初形态的生产费用论——劳动价值论。当亚当·斯密(AdamSmith,1972)讨论着名的水与钻石的悖论时,所得出的结论是,交换价值理论应集中在物品生产的客观条件方面,而不是物品消费的主观方面。李嘉图(Ricardo,1962)继承了斯密的传统,在讨论价值理论时,一开始就把商品区分为不可再生产的商品(如古钱、古画、古董等)与可再生产的商品,并明确地把后者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克思(1975,P.54)则把商品严格地定义为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指出,一物若仅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不是劳动产品(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或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为了满足生产者的个人需要,就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马克思认为(1975,P.55),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产生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因为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这种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劳动产品必然转化为商品,从而使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转化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并取得价值这种社会形式;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又使商品转化为货币,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货币借助于劳动力商品又转化为资本。因此,对商品范畴的分析,自然构成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实际上,可以把《资本论》看作是对商品范畴的系统论述。

马克思通过对简单商品生产的分析,揭示了价值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通过对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表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剥削过程是以资本在流通领域中不断实现由货币到商品,再由商品到货币的形态变化为媒介的。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更是以商品资本即包含着剩余价值的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中,发展自己的商品价值理论,建立了生产价格和利润学说,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有关利润、利息、地租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李成勋,1988,P.364.)。

与马克思经济学不同,西方主流经济学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开始,就修正了古典的传统。

对此,米尔盖特(Milgate,1992)写道:“当价值理论的基础从生产作为循环周转过程的旧古典观念,转向于一种较新的类似单行道的经济过程的不同观念,从‘生产要素’向‘货物’转变的时候,这时,开始抛弃根据围绕商品生产的客观条件对交换价值进行的探讨。”与此同时,边际学派应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区别,解决了斯密的水与钻石的悖论。

他们认为,稀缺与效用的结合状态将对相对价格的决定起作用,用杰文斯(Jevons,1984)的术语来说,交换价值将决定于最后效用程度。这就使新古典着作家们可以在货物消费的主观条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交换价值理论。马歇尔(Marshall,1983)在他的《经济学原理》第二篇第二章开头的地方,十分清楚地提到这一点。也正是马歇尔首先建议使用货物(goods)这个词代替商品(commodity)来表示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分别用边际效用和比较成本来描述货物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从而创立了均衡价格理论。

中国经济学界,有关商品的争论,主要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

(1)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的理论基础(白丽健、蔡继明,1997)。很明显,既然私有制和公有制条件下都存在着商品经济,那么,商品经济的产生,一定不是由于私有制,而是由于另外某种更一般的原因,这就是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2)商品的价值决定是否与使用价值无关?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劳动生产力以及决定劳动生产力的诸因素与价值形成的关系。

既然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或二重性之一,而价值又是整个商品体(而不是某一部分)的社会形式,那么,把使用价值排除在政治经济学范畴之外,显然是不合适的。进一步说,既然交换价值不过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率,而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基础,那么,使用价值又怎能与价值决定无关呢?(蔡继明、耿明斋,1993,P.17~20)(3)商品生产的范围是否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蔡继明,1995),但绝大多数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仍然固守着传统观点。

参考文献:

白丽健、蔡继明,1997,《体制选择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经济改革与发展》,第6期。

蔡继明、耿明斋,1993,《公有制商品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陕西人民出版社。

蔡继明,1995,《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同样创造价值》,《人民日报》7月5日。

恩格斯,19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人民出版社。

杰文斯,1984,《政治经济学理论》,商务印书馆。

李成勋,1988,《〈资本论〉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

马歇尔,1983,《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米尔盖特,1992,“货物与商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嘉图,1962,《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

斯密,1972,《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