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04页(1261字)

是指由于最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满足大幅度增长的需求而获得持续较高的增长率,并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广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部门,也称为“带头产业”或“起爆剂产业”。

与其相对应的是辅助产业和派生产业。主导产业理论的主要创建者是罗斯托(Walt W hitman Rostow)。

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在于其固有的特性:(1)引入了创新,获得了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生产函数。(2)具有大大超出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产业增长率。

(3)其效应超出了该产业本身,对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有着广泛影响(周振华,1992)。其中,扩散效应是主导产业的关键,具体表现为:第一,回顾效应。是指对那些向自己供给投入品的产业的影响,可能是原材料、劳动力,甚至是一种商业制度,比如铁路的发展刺激了大规模从公众中筹集长期资本的方式。第二,旁侧效应。

是指主导产业会引起它所在地区的一系列变化,比如劳工素质的提高,金融、法律等机构的兴起和专业队伍的培养,服务业的发育等。

第三,前导效应。指主导产业对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以便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深化,单个主导产业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情况越来越少。

更多的是,由多个主导产业联成的综合体共同带动经济发展。二战后共有五种这样的体系:(1)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产业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泥瓦等产业。

(2)替代进口的消费品产业体系。

主要是纺织工业等非耐用品产业体系。(3)重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

如钢铁、煤炭、电力、机械、肥料等产业。(4)汽车工业综合体系。

(5)生活质量部门产业体系。主要是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杨沫,1989)。

无论是主导产业还是主导产业体系的确定,都必须考虑世界经济及本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市场供求、技术水平等因素,因此,主导产业是一个与区域和时间密切相关的概念。比如,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选择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作为主导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数选择了自己的传统工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那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另一方面,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主导产业也可能不同,日本在战后先后出现过三组带头产业:一是电力工业;二是石化、钢铁、造船等产业;三是汽车和家用电器产业。目前,发达国家已把主导产业定位在高技术产业,如微电子、光纤、生物工程等工业。

参考文献:

丁宝山、任建平主编,1991,《产业经济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周振华,1992,《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沫,1989,《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上一篇:产业结构 下一篇:规模经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