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调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43页(1692字)

是指政府针对经济中经常出现的较小的波动不断利用财政或者货币政策工具予以抵消的政策行动。

弗朗西斯·M·巴特(Francis M.Bator)指出,“‘微调’是沃尔特·海勒(Walter Heller)使用的术语,用来代表政府采取的财政和货币行动,目的在于抵消预测的或实际的总需求,对某一种产量及其相关的通货膨胀的目标行程的偏离。这个概念标志着学说上的重要变化。其目标不只是在消除波动,而是按照决策者的偏好,在可以达到的一批行程中,选定一个产量-就业/通货膨胀行程前进。”他还指出,微调是建立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的:(1)一国经济自身不能进行适当的调整;(2)人们充分了解这个经济的动态结构,包括各种时滞和乘数。

在这两个假设基础上,政府对经济进行微调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然而对这种观点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新古典学派认为,只有政府停止干预经济,一国经济将会按照完全竞争的方式运行,价格和工资率的及时调整会使所有市场大致出清,资源配置将保持在具有准效率的瓦尔拉斯均衡领域。

按照这种观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毫无益处,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凯恩斯学派认为:价格和名义工资率对过度供给和需求反应缓慢,失调经常出现并且会自行积累。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对失调作出反应,干预是应该的。

对于经济中出现的大的波动和严重失调,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政府应该利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干预,这一点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至于微调,问题就复杂多了。首先,存在的问题是,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波动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对于暂时的波动,政府不需要进行干预,对于持久的波动,政府可以进行干预,但力度要适度。

其次,由于财政政策具有较长的内在时滞,要对经济波动作出及时的反应,即所谓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使用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个时机选择问题。

实际上,对微调最大的争议还不是它在理论上是否可行,反对进行微调的人认为,政策制订者往往并不按照经济学家建议的那样(对于小的经济波动调整力度也应该是小的)行动,他们一般是更喜欢使经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一旦允许他们进行微调,他们就会力争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结果使微调力度过大以致导致了通货膨胀。

因此,必须记住的是,意在稳定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反而导致经济不稳定,并非积极干预的政策必然引起经济波动,而是过于雄心勃勃的经济政策产生了这种危险(多恩布施和费歇尔(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P.461)。

上面的这种分析显然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它们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健全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能够实施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

对于发展中国家,这些条件基本上都不具备。不过,陈东琪和李茂生(1995,P.523~527)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必然选择是不走极端、不因为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中性政策,中性政策主张对于经济波动应该进行微调,即经济调整应该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无论是向上调整还是向下调整,力度都不要过大,时间都不宜过长。

显然,这个微调的概念,和上面讨论的微调是有区别的。

参考文献:

R.Dornbusch,S.Fischer,1994,Macroeconomics,McGraw-Hi11,Inc.

高鸿业、吴易风,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85,《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陈东琪、李茂生主编,199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湖南出版社。

上一篇:透支 下一篇:外汇交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