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23页(2508字)
又称部门内贸易,指一国既进口同时又出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这里的相同类型商品是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商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一国的出口项目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根据以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每个国家都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短缺要素的产品,如此,参与国际贸易的一定是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的商品,即国际贸易只能是产业间贸易。
很明显,这一理论无法对产业内贸易作出解释。
为此,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少理论,试图对此加以说明。
最早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1961)。他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角度作了分析。林德认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间的贸易量越大。
如果两个国家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商品,这样就会发生产业内贸易。他进一步指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因此,它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比较大。
林德以后,许多经济学家继续致力于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研究。
有的受林德的启发,进一步从需求角度加以探讨,更多的则是从市场结构方面进行分析。例如,格雷(Gray)和兰开斯特(Lancaster)从产品差别化的角度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强调产品的差别化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格雷认为,相对要素价格越类似,长期边际成本越接近,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亦越大。
兰开斯特更断言,即使在所有方面都相同的国家之间,也可以出现产业内贸易。
戴维斯(Davis)则主要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揭示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指出规模经济可以在产业内形成互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而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芬格(Finger,1975)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批评。
在n种商品两种要素的模型基础上,他一反常理,假设要素收入是非均等化的,并根据“可出口能力”对商品进行惟一的分类,他认为,除了在分界线附近的商品外,如果将商品按要素密集度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那就不会有产业内贸易。因此,所谓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是由于商品并未按要素密集度的相似性划分行业。
另外,哈韦里逊(O.Harvy Lyshyn)和赛文(E.Civan)认为,关税同盟等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关税同盟内的产业内贸易还和由关税同盟所引起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密切相关,如果是贸易创造型的关税同盟,则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高;若是贸易转移型的关税同盟,则产业内贸易比重低。
尽管存在着对产业内贸易的不同解释,但在产品的差别化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这一点上,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认为,传统理论关于产品同质性及完全竞争的假定不符合实际情况。
事实上,同一产业的产品虽然具有替代性,彼此相互竞争,但它们又不完全一样,各有一定特征,从而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产品差别的存在使垄断竞争成为制成品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同一类产品的差别化意味着不同生产者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层次结构和不同的消费偏好。与此同时,虽然消费者的偏好因为收入水平和主观因素存在差别,但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偏好又有重叠。
这样,只要各国同一产业的产品存在着差别,消费者偏好又有重叠,就存在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关于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必要基础:一方面,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使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作用,每一国的大型企业只能生产系列有限的产品,使得各国产品具有差别性。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但是哈韦里逊和赛文在对62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有关贸易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指出,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规模经济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一国经济规模的大小对产业内贸易几乎没有影响,因为经济规模较大国家的较强的自我供给能力缩小了产业间的贸易量,规模经济显得不再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产业内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而不像产业间贸易那样,首先表现为由生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国家竞争优势。当两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似而无多少产业间贸易发生,而规模经济占重要地位和产品高度差别化时,从生产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中获得的利益就会超过常规的比较利益,产业内贸易就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
这些利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收益递增使得效益提高,产值增加;二是产品的多样化使消费者不同层次的偏好得到满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程度。不同国家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然后进行相互贸易以使成本最小化也是产业内贸易的一个方面,这种对各种比较优势的利用被认为是要素禀赋模型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的扩大。
参考文献:
唐海燕,1994,《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汕头大学出版社。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1992,《国际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R·克鲁格曼,1985,《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