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平等交换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38页(2615字)

指在不平等条件下发生的国际不等价交换。

不平等条件主要是指经济垄断和超经济强制等其他因素。不少学者认为,不平等交换与不等价交换(non-equivalent exchange)是同一个论题,讨论的实际内容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不等价交换讨论的是参与交换商品的价格或价值是否相等的问题,而不平等交换则涉及价格或价值之外的某些问题。因而,这两个范畴只是结论与观点的不同,而不是论题的不同。从字面上看,不等价交换是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不平等交换则包含政治因素,因为平等具有社会的政治的涵义。

国际不平等交换由来已久。

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从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欧各国就以超经济强制方式肆意掠夺亚、非、拉的殖民地,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充满了暴力与欺诈的不平等交换。英国产业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代,并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范围逐渐扩大。

然而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贸易,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下,仍服从于超经济的政治与军事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居于次要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自由竞争作用的基础削弱。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往往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国家的支持,规定垄断价格以攫取超额利润。在销售商品时,把价格抬高到国际价格以上,实行垄断高价;而在购买商品时,则把价格压低到国际价格以下,实行垄断低价。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处于不对称地位,不平等交换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经常现象,贸易条件经常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国际不平等交换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国际经济学界曾发生了以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和“正统”的国际经济学家之间关于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理论之争,由此引发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以普雷维什为代表的“中心-外围”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长期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国际贸易利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极不平等的,发达国家占有了其中的大部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中心-外围”式的世界经济、政治结构,即国际经济体制长期由发达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惟有中心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外围地带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这种依附关系表现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和经常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普雷维什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产生这种不平等交换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进步的利益不能平均分配。

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利益会逐渐分配到其所有的社会集团中去,由此带来工资收入的增加和资本利润的提高,制成品的价格不会因技术进步而下降。

相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则降低了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使发达国家获得生产原料的成本降低。

因此,中心国家拥有技术进步的全部利益,外围国家技术进步的果实则部分转移给了前者;第二,发达国家有强大的工会组织,使其工人工资在经济繁荣和萧条时期都能保持高水平,商品价格相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会力量较弱;第三,发达国家以出口制成品为主,制成品的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

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一般是在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交换。这使得发达国家容易获得有利的价格条件,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第四,从产品的需求弹性来看,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一般都小于1,发展中国家这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必然使其国际价格下跌;第四,从部门间联系看,初级产品的后向联系少而前向联系多,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将前向联系输出到了发达国家,而自己则不能获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动态利益。因此,普雷维什认为,要改变国际不平等交换现象,只有实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普雷维什的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提供了依据。

希腊经济学家A·伊曼纽尔(A.Emmanuel)认为,不平等交换是在两国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但工资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其实质在于剩余价值率的不平等,体现了中心和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特征。由于国际工资的差别有利于中心国的工人,使得中心国的剩余价值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外围国家参与贸易的结果是向发达国家转移了一大部分剩余,从而丧失了增加自身积累的手段,并导致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伊曼纽尔认为,造成两类国家工资不平等的原因除了工会力量的差别外,还在于劳动力在国家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芬德利(Ronald Findlay)则把贸易条件的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联系起来研究不平等交换问题。他认为,从短期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南北贸易条件。如果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需求大于供给,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就会改善,经济可以快速增长。反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经济增长速度也将下降。从长期看,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或投资增加能增加其人均收入,且不影响贸易条件。

而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投资的增加则会恶化贸易条件,使得人均收入下降。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用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等交换现象。他认为,以劳动和资本为投入的制造业有着递增规模经济效益,仅以劳动为投入的农业则为常数规模经济。

由于资本拥有量及竞争力的不同,国际生产格局最终是发达国家以生产制成品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产农产品为主。

这种格局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

总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经济、政治实力的差距,国际不平等交换现象将在国际经济贸易中长期存在。努力减少并最终消除国际不平等交换将是国际经济领域的一项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汤敏等,1989,《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商务印书馆。

张幼文,1995,《价值增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一篇:购买力平价 下一篇:跨国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