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经济思想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443页(4378字)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和性质,并依据对这种性质的科学把握,对中国社会经济进行有步骤的革命改造的理论;是中国在革命胜利后将形成一个什么经济形态和这个形态如何向更高形态转化的理论,是中国如何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展的,是在与“左”、右错误倾向的斗争中成长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认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到1939年末和1940年初,他总结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研究的成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有了完整的科学认识和表述。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同样受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共同规律的支配,中国封建社会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939)。毛泽东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不仅把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而且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1939)。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历史,就是帝国主义运用各种手段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

毛泽东根据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分析和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变化,准确地把握了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史进程,揭示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规律。他指出,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革命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第一步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要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从而真正实现一个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的强国富民之梦。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就是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革命性改造的基本纲领。这一纲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和酝酿过程。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萌发后经过艰难的探索和正反两个方面思想材料的积累,到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到解放战争时期又得到进一步的充实,逐步走向成熟。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就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经过长期发展走向成熟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明确指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94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构想。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是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形态进行新式民主革命后的结果。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特征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他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社会经济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此外,还有国家和私人合作经营的国家资本主义。这样,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建立一个过渡性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中介,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前就提出的一个设想,这是他的革命转变理论中最具特色和独创性的地方。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分析了旧中国经济中现代工业只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到90%,指出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从这一点出发,认为我国建国后应该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谨慎地、逐步而又积极地引导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创造出雄厚的经济基础,否则就不可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和党内一些领导人都预计,这一过程至少要十年,多则十五或二十年。

到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并超过了预计的目标,经济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需要有明确的方针和系统的政策加以解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任务。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使原来的理论设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原来所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也就成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转变和改造的实际进度也大大加快。这种“要求过急”、“改变过快”,从理论根源上讲,毛泽东已经由在制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时严格依据生产力的要求、坚持生产力标准,开始变得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改革的关系问题上有些把握不准。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一条新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开启。

在理论上极具独创性的毛泽东很早就提出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论十大关系》(毛泽东,1956)是在确定了要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基本矛盾和复杂经济关系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虽然还是初步的、总括的,逻辑和层次还不太分明,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

十大关系的前三条对产业关系、地域经济关系的分析,实际上是要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际上已开始涉及到对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后五条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毛泽东自己认为,从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建设道路,“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开始反映中国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在自身运动中逐步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毛泽东敏锐地抓住了这些问题,从社会主义的整体性质和矛盾的把握上,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

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创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性质特征。毛泽东肯定了矛盾仍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它们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这一思想为以后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三)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

在这个总方法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和政策,在经济方面就是实行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和走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

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1956)。而不能像苏联和某些东欧国家那样片面强调重工业。他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上升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毛泽东认为,在所有制问题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一定的所有制下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关系的见解,认为应该给地方和企业一些权力,以调动积极性(1956)。但企业的性质和权益到底怎样确立才恰当,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毛泽东也认为,我们的经验不多,还要研究。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基本机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在纠正1958年出现的“共产风”时,冷静深入地思考了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毛泽东从历史的角度和商品生产的历史作用出发,指出,由于中国原来的商品生产不发达,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他着重论证了保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个城乡经济联系的惟一形式,是使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获得社会主义胜利的惟一道路这个重要观点。

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

毛泽东针对一些疑虑提出,现在有些同志怕商品,无非是怕资本主义,但是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基于这些认识,毛泽东提出了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着名论断(1959)。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认识上曾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但却没能坚持和继续发展下去,而另一种思路,即比较注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思想却逐步扩大和发展起来。当这种思路进一步发展到对国家政权变为修正主义的忧虑,从而错误估计了国内阶段斗争的形势,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时,就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到1966年这种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生重大失误和中断。这就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把我们国家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毛泽东,1954)目标的实现遭到挫折。

参考文献:

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反消费主义 下一篇:周恩来经济思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