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485页(3254字)

亦称内地建设。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战略后方所进行的以国防为中心的重点建设。根据战略位置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沿海地区为一线;西南、西北内陆地区(不包括新疆、西藏)为三线,位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为二线。三线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地区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各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

三线建设,是指“大三线”建设,主要偏重于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冶金、能源、机械等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三线建设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964~1968年为第一阶段。

60年代初,国际形势急剧变化,战争因素增长。中共中央决定加紧备战,尽快建设一个全国战略大后方,作为未来战争中的坚固的根据地。

1964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并提出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思想。8月中旬,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战争。

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可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到内地去。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要搬家,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

自此,全国备战气氛日趋浓厚。根据中央的决定,各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西南、西北三线建设的部署:一是在三线建设新工厂和扩建部分工厂,由国家计委负责组织;二是把一线的“独生子”(即全国仅此一家的重要工厂)和配合后方建设所必须的工厂搬到三线,由国家建委负责组织;三是组织好全国的工业生产,为三线建设提供设备和材料,由国家经委负责。随后,又分别成立了西南、西北三线建设指挥部,负责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在三线地区新建、扩建项目的计划协调和物资供应。1965年2月,国务院成立“小计委”,全国负责统筹三线工作。8月,国家建委召开搬迁工作会议,要求搬迁工作要立足于战争,从大打、早打出发,对搬迁项目实行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建设,有的还要进洞,要消灭一切工厂的特征。

会议还指出,大规模的搬迁,实质上是一次国民经济的大调整,要把搬迁、建设战略后方和当前的生产很好地结合起来。

根据三线建设的需要,国家对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计划从1965年起,用10至15年,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

1965年三线建设的任务是:在交通运输方面,集中力量建成川黔、滇黔、成昆3条铁路;在基础工业方面,重点进行攀枝花钢铁基地以及与此相关的矿山、煤炭、电力建设。此外,在西南、西北地区分别建设10个中小钢铁企业。1965年9月,国家计委依据中央备战精神,重新草拟第三个五年计划,把原来重点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适当加强国防建设的方针,改为以国防建设第一,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

国家预算也随之调整。

由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抢时间、争速度,在建设中“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多头并进,三线建设进展迅速,先后开始修筑贯通西南的川黔、成昆、贵昆、湘黔等几条铁路;新建、扩建了攀枝花、包头、酒泉等大型钢铁基地和为国防服务的10个迁建、续建项目;在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建设了一批为国防服务的石油、机械、电力等项目,西南三线战略大后方基地已初具规模。

这对于改变中国以往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改善西南地区的工业面貌,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内地建设的速度要求过快,搬迁项目过多,搬迁的面过广,没有兼顾沿海地区的需要,加上过分强调“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不足,留下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1969~1973年为三线建设的第二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特别是林彪集团的盲目建设,搞“大规划”,这一时期的三线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损失浪费严重,问题较多。

1969年3月,苏联边防军入侵我国黑江珍宝岛,中共中央认为战争威胁更加迫近,决定大力发展兵器工业并加速三线建设步伐。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力,盲目扩大军工生产,乱批项目,乱要投资,要在全国范围搞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大军工体系。

1970年,三线建设全面铺开,形成全军全民大办国防工业的局面,掀起了三线建设的又一个高潮。第四个五年计划仍以备战为中心,计划到1975年把三线地区建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各有特点、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的战略后方。

按照以各大军区为依托的原则,将全国划分为西南、西北、中原、华南、华东、华北、东北、山东、闽赣、新疆十个协作区,在每个协作区内逐步建立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作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由于指标过高,规模过大,重复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而且正当“文化大革命”时期,计划也无法完成。

这一阶段,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除西南外,又增加了湘西、鄂西、豫西地区。同时,全国各地还建设自己的小三线,大办“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五小”工业虽然对发展国民经济发挥了一些作用,但由于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给地方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从1971年开始,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备战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有所改变。随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垮台,三线建设也告一段落。1974年,国家对沿海地区的投资已远远超过三线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国防建设必须转变指导思想,由立足于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上来。三线地区许多国防工业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利用优势,实行“军转民”,开始生产一些工艺相近、产品对路的日用工业品。

历时10年的三线建设使我国内地形成了重庆、成都、渡口、自贡、贵阳、西安、兰州等一批新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对改变工业布局、开发内地资源、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差距起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当时对国际战争威胁估计过于严重,加上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建设中出现了规模过大、布局分散、生产不配套、浪费严重、效率太低等问题。管理上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很少使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资金使用上,吃“大锅饭”,不注重经济效益。

许多企业建在深山里,不仅组织生产困难,也给职工生活带来不便。三线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这就使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投资太多,积累过高,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改善。

由于强调内地建设,投资集中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对沿海地区投资不够,相对延缓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尚全等编,1984,《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有林主编,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1956~1966),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

蔡北华等主编,1983,《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赵德馨主编,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河南人民出版社。

房维中主编,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三大平衡 下一篇:军事共产主义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