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亏增盈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02页(1736字)

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扭转亏损,增加盈利。

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亏损加重。国有企业的亏损面由1985年的9.6%上升到1990年的27.6%和1995年的33.5%,亏损额由1985年的32.4亿元上升到1995年的540亿元。

一些行业如纺织、煤矿等几乎是全行业亏损。据统计,1996年第一季度,全国(除台湾省外)30个省市自治区中24个省区出现净亏损,总额达34亿元。

国有企业亏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大问题,引起各方面重视,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扭转。

国有企业出现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有企业大多数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遗留因素的消极影响较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与困难集中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实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试行过利改税、承包制等多种形式,未能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平衡的经营机制。

进入90年代,财政、金融、外汇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很快,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形成很大压力。

企业改革由国家对企业扩权让利、偏向利益刺激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产权明晰,有利于国有企业朝着适合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但这种转变是渐进的,国有企业还存在着预算软约束问题,经营自主权不够完整、充分,很多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变比较缓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权责不明、盲目投资扩张、内部管理松懈。

国有企业总体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尚未改造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是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很多国有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其他方面原因:一是政策性亏损。

公用事业及一些基础产业如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共交通、化肥、农药、农机等行业的国有企业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为发展农业等产业提供支持,国家对这些部门的国有企业产品价格保持控制,这些部门的国有企业不能完全进入市场进行盈利性经营,出现普遍的政策性亏损。二是结构性亏损。

一些传统产业的国有企业,如纺织业,受到产业结构变化的很大冲击,经营效益下降,调整起来的成本很高。三是体制性包袱沉重。

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长期以来实行国家包起来的做法,富余人员多,老企业离退休人员多,工资成本高,负担很重,国有企业承办社会福利,企业非生产部分的损耗成本高。四是负债率过高。

国家对国有企业资本金拨付不足,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能力弱,直接融资渠道少,国有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资金成本高,等等。

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扭亏增盈,根据不同问题采取不同对策。

首先,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抓好全国100户试点企业和各省市自治区2000多户试点企业,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小企业实行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拍卖等灵活多样的经营体制。第二,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从一些不占优势的竞争性领域退出,集中力量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区分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分类调控;组建大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运用资本运营实现国有资本的集中及有效配置;抓好亏损大户的扭亏和盈利大户的增盈,国务院选择纺织、兵器两个行业进行扭亏增盈试点。第三,把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推广邯钢经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四,逐步卸掉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进行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分流企业内富余人员,推进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第五,发展资本市场融资,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问题。国家分批分步对重点国有企业采取增资减债措施,补充资本金,推进国有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降低国有企业对银行资金的过度依赖及其债务风险,与此同时,继续稳步推进财政、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钱津,1993,《国有资产双层经营体制》,经济管理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