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限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16页(2731字)

认为由于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等因素制约,将使人类未来的经济增长达到极限而面临危机的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以亚洲“四小”为代表的快速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全球人口猛增,资源大量消耗,能源危机频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粮食供应紧张。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生态、粮食五大难题。这些全球问题将人类置于困境之中。经济增长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上述矛盾日趋激化,经济增长的压力使各种问题有增无减,人类经济增长的前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忧虑。

最先注意到这一系列问题并采取行动、开展研究的,是意大利企业家佩切依(Aurelio Peccei,1908~1984),他是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负责人和国际工程与经济顾问公司的总经理。他丰富的经历和宽阔的视野,使他较早地意识到人类面临着大量的挑战和危险,并于6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开始考虑建立一个研究核心来从事有关研究。

1967年,这一主张得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一个基金会的支持,他们挑选了30名欧洲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计划工作者,于1968年4月在罗林赛科学院开会,从而宣告了“罗马俱乐部”的诞生。

其组织者认为,世界上有许多组织在研究和处理相当多的专门的问题,但是却没有一个民间组织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予以关注。“罗马俱乐部”便以此为己任。

“罗马俱乐部”诞生之后,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积累资料并探讨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1969年的会议上一致认为,达到“罗马俱乐部”目标的最合适办法,是系统地使用全球模拟去表述和分析全球问题框架,并由美国控制论专家奥兹贝格汉(Hasan Ozbehan)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计划。在“罗马俱乐部”1970年的会议上,否定了上述计划之后,刚刚参加到俱乐部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福莱斯特(J.W.Forrester)承担了这一任务。

他迅速地提交了自己的研究报告,并在1971年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世界动态学》。

这是他以计算机为手段,用模型分析全球体系形成的见解:经济增长面临五个因素的影响,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

这五个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在这种增长中,人口趋于爆炸,工业生产受到资源的限制,农业生产受到空间的限制,人类面临的是“末日”的前景,在2100年到来以前,人类势必被污染或饥饿所彻底消灭。

1972年,以福莱斯特的学生丹尼斯·麦多斯(Dennis L.Meadows)为首的17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青年科学家小组,完成了为“罗马俱乐部”“人类困境”研究计划而提交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

这个报告所使用的世界模拟模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指数增长;二是系统动态学中的反馈回路。具有指数增长性质的是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性意义的五个参数: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五个参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由于人口的成倍增长,必然引起对粮食需求的成倍增长;经济的增长又会使自然资源耗竭的速度和环境污染的速度也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如果这样一种循环没有改变,在指数增长作用的推动下,人类很快地会在100年内的某个时间达到增长的极限,其结果很可能是人口和工业能力突然下降,早在2100年之前,整个经济就会停止增长。报告认为,技术进步只能延长资源耗竭的过程和环境污染的过程,推迟“世界末日”来到的期限,但不能制止“世界末日”的来临。

报告提出,要使世界免于崩溃,惟一的出路是,在1975年停止人口的增长,到1990年停止工业投资的增长,使每年的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相等,使投资率等于折旧率,使之达到零人口增长率和零经济增长率下的全球性均衡。同年,英国经济学家哥尔德·史密斯(Goldsmith)等发表了生态经济名着《生存的蓝图),提出了和《增长的极限》大致相同的观点。

《增长的极限》针对长期以来人们所信奉的无限增长的观念,提出了地球有限论及其必然的结果:如果人类仍然不顾一切地追求经济增长,到头来必将走到极限而招致人类社会的衰败。因而这样一个反传统发展观念的报告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西方报纸将其称之为“70年代爆炸性的杰作”。1973年秋,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突然爆发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上涨4倍多;二是许多国家谷物歉收,物价上涨。

更使“增长极限论”得到推波助澜之力。在其后短短的十多年中,《增长的极限》再版十几次,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数百万册,被世界上1000多所大学作为教材,还被31届联合国大会作为大会文件向各国代表团散发。

《增长的极限》一问世,立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给予充分肯定,也有人将其斥之为“带着计算机的马尔萨斯”。反驳的论着铺天盖地。《增长的极限》以其观点的鲜明和影响的巨大,无可争辩地成为“增长极限论”的主要代表作。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还深刻地影响到政治界、思想界、舆论界、企业界和科学界。在经济学理论中,像“增长极限论”这样,对全世界、全人类影响之广泛、之深刻,是史无前例的。

应该说,“增长极限论”是过于悲观了。它夸大了人类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的作用,低估了人类战胜经济增长中的困难的能力。但是,它对人类经济增长的全球性问题敲响了警钟,有助于人类改变经济增长观念,更自觉地处理好经济增长中的人口、资源、粮食、生态环境等问题,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

参考文献:

麦多斯,丹尼斯,1972,《增长的极限》,新美国图书馆出版,英文版。

梅萨罗维克等,1974,《人类处于转折点》,新美国图书馆出版,英文版。

赫尔曼,卡恩,1980,《今后200年——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上海译文出版社。

范家骧,1980,《麦多斯的增长极限论》,载《国外经济学讲座(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崇温,1986,《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辽宁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长期停滞论 下一篇:资本民主化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