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停滞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15页(1620字)

又称“成熟经济论”。

认为资本主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后造成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领土开发条件逐步减少使其进入了长期停滞阶段的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lvin Hansen,1887~1975年)在凯恩斯(John M.Keynes)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由于储蓄率的提高、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以及大量资本积累造成的资本边际效率的下降,使得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大量失业的状态。汉森进一步提出了长期停滞的理论。

汉森认为,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的100多年,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投资的诱因十分强大,主要是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新领土的开拓等因素在发生作用。

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到了“过渡成熟”的阶段,此后就出现了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这是因为诱发投资增加的因素减弱,例如,人口增长速度减缓,边疆开拓停止,公司储蓄猛增,以及技术创新而使资本的使用得到节省,使资本物大量积压等。

所以在30年代,美国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失业长期存在。

汉森的长期停滞论把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所造成的30年代的严重萧条归因于人口、领土、技术等因素显然是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根据。他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投资,当投资诱因减弱而造成长期停滞的局面时不是用自动调节的教条所能解决的,只有依靠政府的大力干预,刺激经济的发展。他把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就业法案称为“经济计划的大宪章”。

因为这个法案把维持高度就业作为联邦政府的重大职责。他认为要实现这项职责,主要应该利用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必须作为一种平复私人经济的周期波动的调节工具。

为此,政府在确定预算时,不能把平衡财政收支作为准则,而要按照私人支出(消费与投资)的数量来安排政府的预算。要使私人支出与政府支出的总额保持在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来保证经济的稳定。

为此,汉森建议美国政府采取所谓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即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通过扩大财政开支,降低税率,以增加社会总需求量,有意识造成财政亏损;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要收缩财政开支,提高税率,缩小社会总需求,造成财政盈余。

汉森认为,通过政府在两个时期的财政盈亏相互补偿,就能达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的。为此,他竭力鼓吹赤字预算,发行公债和实行通货膨胀,刺激私人投资,提高社会总需求。

汉森在1941年提出的这种补偿性财政政策成为战后美国历届政府财政政策的依据。但在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和物价上涨往往同时并发,汉森的补偿性财政政策也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

西方经济学界对“长期停滞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汉森所分析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萧条实际上不过是一次深刻的周期性收缩,但这次收缩却迎来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即使最成熟的工业国家也不例外;有人则赞同这一理论,并将6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的高失业率看作是长期停滞论的有力证明。

其实,这一理论没有从资本主义本身的矛盾来分析,只是从外部寻找原因,因而是根本错误的。

参考文献:

汉森,1938,《充分复苏还是停滞》,纽约,诺顿公司,英文版。

汉森,1941,《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纽约,诺顿公司,英文版。

凯恩斯,1964,《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