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托马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815页(2722字)

【生卒】:157l~1641

【介绍】: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英国贸易差额学说的创始人。

1571年6月出生于伦敦一个纺织品商人家庭,1615年起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从1622年起任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直至1641年7月逝世。当时有人攻击东印度公司为经营转运贸易而输出了大量货币,为反驳这种观点,曼于1621年出版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A Discourse of Trade from England unto the East Indies”)的小册子,这本书后来作者进行了彻底的修改,改名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或我们对外贸易的差额是我们财富的尺度》(“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or,The Balance of Our Foreign Trade is the Rule of Our Treasure”,1664)出版。它不仅成为重商主义划时代的代表着作,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欧洲各国,尤其是法国的经济政策。

曼的财富观,以及关于致富的途径和源泉的见解,与早期重商主义大相径庭。

他虽然把财富和货币等同起来,但是,他通过关于自然的财富(主要是指农产品)和人为的财富(主要是指工业品)的划分,把早期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概念扩大了。在他看来,物质财富与货币财富同等重要。

曼从发展对外贸易,鼓励商品输出出发,大力强调人口和技艺对于财富增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从而初步触及了致富的源泉问题。他认为与外贸息息相关的商品输出状况取决于生产者的人数和技艺或新工艺。

在他看来,创造物质财富尤其是创造人为财富的制造业生产者,是使商品富足和国家昌盛的根源。

这种重工主义和鼓励人口增值的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表明曼已注意到工场手工业、工艺和劳动对增加财富的重要意义。

曼反对早期重商主义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的主张,他认识到把货币储存起来并不能使财富增加,必须把货币投放到有利可图的流通中去,才能换回更多的货币。他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他认为对外贸易是使国家增加财富的惟一手段,而国内贸易只是对外贸易的一种辅助,并不能使国家致富或者贫穷。曼进一步指出,国家必须在对外贸易中保持每年卖给外国的产品,大于本国消费的外国进口产品,即出超,只有这样,对外贸易的盈余才会以货币的形式流回本国。必须指出曼并不是要求在对每一个国家或每一次对外贸易当中做到这一点,而是应当从全年贸易的最后结果来体现这一点。他以农人播种来比喻输出货币以发展贸易,强调惟有待到年终结算,出口多于进口,贸易有顺差,货币才能源源流入本国。

他这种着眼于最终的贸易顺差的观点,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为了使输出超过输入以扩大贸易顺差,他主张,发展本国工场手工业、农业和渔业,同时提倡节约,以增加出口和减少进口;输出货币发展转运贸易,特别是殖民地贸易,使英国变成向外国输出货物的仓库和转运站;发展航运业,多赚运费、保险费和地区差价;反对任意提高价格,以免影响销路和出售量;实行有利于发展本国工业和出口贸易的保护关税;奖励增加人口,使劳动力充足,工资低廉,以利外贸竞争。

曼的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英国大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他们在资本原始积累末期扩大殖民地贸易的强烈要求。

曼还指出,贸易差额是决定汇率和金银国际流动的关键因素,并且第一个正确阐释了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以及国家储备项目差额之间的关系。

他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财富》一书中指出金银的流动和汇率主要是由贸易差额决定的,并不是外国商人玩弄阴谋诡计的结果。

因此,他摧毁了过去重商主义为保持英国的货币供给和汇率的稳定而主张实行的诸如禁止黄金外流、货币升值、降低货币的金属成色和鼓励外币在国内流通等全面干预的理论和政策。应当承认曼的贸易差额决定(金银)硬币流通的观念,比早先建议在金融市场进行零星干预的观点要进步得多,因为,他毕竟强调了贸易收支平衡的重要性。此外,他还正确阐释了这样的命题:经常项目的贸易盈余必须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财务盈余之和相等。

因此,必然得出要增进一国财富必须发展和维护对外贸易的结论。而且,在他看来,国际贸易收支在长期中是平衡的,并且金银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从而他相信,要使贸易盈余达到货币流入的程度,最好是促进人们的适度消费和让进出口商人享有开发贸易机会的最大自由。

曼在经济学说史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彼特(J.A.Schumpeter)誉为“英国重商主义的经典”。

麦克库洛赫(J.R.McCulloch)1847年在《爱丁堡评论》上着文称:“曼的着作被人们视为财政和贸易政策的真理;他的原理统治了英国的政策达一个世纪之久。而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这个时间还要长得多。”曼作为晚期重商主义体系的完成者,他的着作在一定程度上孕育着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思想成分或因素。但是,由于托斯·曼的考察对象只局限于对外贸易流通过程及其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运动时的表面现象,因而仅仅把生产视为创造财富的前提以及从属于流通领域。因此,他不可能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参考文献:

托马斯·曼,1959,《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

鲁友章、李宗正主编,1979,《经济学说史》(上册),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傅殷才、颜鹏飞,1995,《自由经营还是国家干预》,经济科学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80,《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册),人民出版社。

于宗先主编,1986,《经济学百科全书》,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D.L.Sills,ed.,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10,Macmillan Free Pres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