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约翰·梅纳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875页(3418字)
【生卒】:1883~1946
【介绍】:
本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少年时代就读于伊顿公学。1902年进入剑桥大学专攻数学,1905年获数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留校期间向马歇尔(A.Marshall)和庇古(A.C.Pigou)学习经济学。1906年底参加文官考试,被分配到财政部印度事务处工作。
两年后经马歇尔的推荐,返回剑桥大学并讲授金融学。1909年以一篇概率论的论文取得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院士资格。
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着《印度的通货与财政》(“Indian Currency and Finance”,1913),考察金汇兑本位制的职能,主张把印度的货币紧密地同英国的货币联系在一起。由于此书的影响,使他于1913~1914年期间被任命为皇家委员会调查印度通货和财政的委员,并于1915~1919年调任财政部担任顾问。1919年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会后,他写成了《和约的经济后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1919)一书,强烈反对向战败国的德国索取过多的赔款,认为让德国支付巨额赔款不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此书使他一举成名,成为一位国际社会上颇有影响的政治经济问题评论家。此后,他一方面执教和着书立说,出版了《货币改革论》(“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货币论》(“A Treatise on Money”,1930)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1936)等一系列着作;另一方面,参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1941年出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被封为勋爵,随即被选为上议院议员;1944年以英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积极参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
凯恩斯并未曾受过系统的经济学正规训练,然而,对现实问题的关心使他逐渐对经济学问题的探索发生兴趣。
他早期的着述都是讨论从实践中的政策问题所产生的各种主题:德国战败赔款和支付问题,英国恢复金本位以及货币改革问题等等。直到在1930年所发表的《货币论》中,他才开始力图把其经济思想纳入一个理论体系之中。
并且,直到在1936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他才最终创造出一个新的理论结构,第一次以系统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经济学说。他一反新古典学派的竞争均衡、边际生产力、货币中性论等理论传统,提出了总需求不足、非充分就业均衡、不确定性、流动性偏好陷阱等新的理论概念,着重于对经济总量的分析,用以说明经济危机、长期萧条和失业的现象,并且,进而一反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传统,提出了一套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主张。
这些均被视为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划时代的贡献,并被后人誉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体系的理论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
根据他本人的定义,所谓有效需求,就是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交点上的总需求数值。这一点之所以“有效”,因为它代表着符合企业主预期利润最大化的就业水平。
具体地,以N表示雇佣的工人数量(就业量),以Z表示产出量的供给价格,则企业的总供给函数为Z=Φ(N),意指雇佣N名工人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的产品销售额与就业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类似地,以D表示企业主的销售额,则总需求函数为D=f(N),意指预期人们为购买相应数量的产品而愿意付出的总支出与就业量的函数关系。
简言之,对企业主来说,Z=Φ(N)是预期至少能收回成本并获得正常利润的最低总收益,D=f(N)是预期市场上对相应产量的总需求,两者同为雇佣量的函数,因此,两者一致时,就决定了实际就业量。只要D>Z,企业主就会设法扩大生产,就业量随之增加,直到D=Z。这种是使经济达到均衡的社会总需求,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
凯恩斯假定供给函数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就业量和产出量(或国民收入)稳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就完全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按照这种分析逻辑,虽然在每一种有效需求水平上都存在着一种均衡的就业水平,但充分就业水平只会出现在某一种有效需求的规模上,而且,除非有某种机制能确保这个“适当的”有效需求水平,否则就不会自动地出现“充分就业均衡”。
凯恩斯与前人的主要区别就体现在对这种机制的不同解释。他认为,通过利息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够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要求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他看来,有效需求是由消费和投资两部分所组成的,并且是由“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决定的。就消费支出来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但出于“预防不测事件”、“养老”、“子女教育”等等主客观原因的考虑,人们往往会把增量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结果消费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从而导致经济体系中消费需求的不足。除非投资需求不断扩大,以弥补边际消费递减所留下的缺口,否则就不可能增加就业量。企业主进行投资时,不仅要看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还要看利息率的高低。
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时,企业主才会扩大投资。然而,一方面,由于人们具有一种以货币形式持有收入或财产的“灵活偏好”,利率一般不容易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上;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扩大,资本家对进一步投资的前景和获利可能性的信心或预期会减弱,从而资本边际效率下降,结果投资需求的增长也是有限的,通常不足以弥补消费需求的不足。也就是说,由于上述“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即总是存在一部分“非自愿失业”。这就是凯恩斯的基本理论结论。至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则主要是由于企业主对投资的未来收益丧失信心,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而造成的。
基于以上的论点,凯恩斯指出,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以确保足够的有效需求,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这种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中,他特别强调投资的作用,认为投资的扩大会通过“乘数”作用,引起数倍于投资量、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长。但是,他也承认,即使政府干预经济,也极有可能由于“流动性陷阱”和工资刚性的存在而很难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创立了以决定国民经济的根本因素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简单,能够控制,可以形成经验公式,并与经济政策问题直接相结合,从而促使关于政府作用的正统观念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一体系被人们逐渐地所接受,并通过重新诠释而形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主体。在实践中,凯恩斯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宏观经济政策。
可以公正地说,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中,除亚当·斯密(Adam Smith)之外,还没有哪一位经济学家的思想能像凯恩斯那样,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产生出那么大的影响。最近30年中,虽然经济学界对他的思想有过各种诠释或批判,但他仍然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参考文献:
凯恩斯,196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凯恩斯,1986,《货币论》,商务印书馆。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D.L.Sills,ed.,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8,Macmillan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