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沃尔特·惠特曼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01页(2514字)
【生卒】:1916~
【介绍】:
美国经济史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
出生于美国纽约。1936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文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0~1941年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42~1945年曾服兵役;1946~1950年应邀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讲学;1951~1961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史教授;1961年任肯尼迪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1961~1966年任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顾问、主席;1964~1966年任泛美联合进步委员会美国大使级委员;1966~1969年任约翰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1969年以后一直任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
罗斯托的主要着作包括:《十九世纪英国经济论文集》(“Essays on the British Economy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1948);《经济成长过程》(“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1952);《经济成长阶段》(“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1960);《政治与成长阶段》(“Politics and Stages of Growth”,1972);《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The World Economy:History and Prospect”,1978);《1868~1896年英国贸易的波动》(“British Trade Fluctuations,1868~1896”,1981);《大卫·休谟以来的经济增长理论家》(“Theorists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David Hume to the Present”,1990)等。
罗斯托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所采用的以心理因素为重点的多元历史观和研究经济成长时的部门分析方法上。
1.多元历史观 罗斯托受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熊彼特(J.A.Schumpeter)“创新”理论和凯恩斯(J.M.Keynes)“有效需求”理论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多元历史观。
其基本特征是:强调社会是互为作用的有机体,即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决定的作用而不是单纯由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上层建筑;强调人类动机,尤其是非经济性质的动机对人类历史的作用,并且认为,人类动机是经济成长的基础;人和社会的行为动机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满足或发展,而是在各种目标之间保持某种平衡;历史不会循着单一的必然性道路发展,而是由人类不断选择的结果;人的心理动机会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他的这一分析方法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2.部门分析 罗斯托在研究经济成长时采用部门分析方法,这是他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他把经济的各部门分为三类:主导部门、补充成长部门和派生成长部门。在经济成长过程中,任何时期不同部门的成长速度不大相同。主导部门是由于创新或其他原因而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部门,它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成长率,而且还会带动其他部门一起发展,形成整个经济的冲动力。
补充成长部门是那些因为适应主导部门的成长而有迅速发展的部门,一般是那些为主导部门提供投入物的部门。派生部门是那些其需求具有正值收入弹性的部门,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由于实际收入的增长而取得发展。主导部门主要通过回导影响、前导影响、旁侧影响等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旦它的先进技术和影响扩散到其他部门,其主导作用就消失了。如果此时又出现了新的主导部门,则经济将再度发展。
只要主导部门的更替能顺利实现,经济就能持续增长,这种增长被称为“起飞过程的重复”。
3.经济成长阶段论 这一理论是罗斯托经济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毕生研究经济史和经济理论的结晶。
罗斯托认为,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因是人的六种主观倾向:发展科学的倾向、把科学应用于经济目的的倾向、创新倾向、寻求物质进步的倾向、消费倾向、生儿育女的倾向。他不同意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的论断;认为共产主义是向高度发达社会过渡时期所出现的“病症”,而当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后,人们将不会接受共产主义。罗斯托最初在《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撇开生产关系的变革,仅仅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水平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并探讨了各个阶段的条件、特征、经济政策、增长的动力、出现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后来又在其《政治与成长阶段》一书中增加了第六个成长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他认为,“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是两个关键性阶段。
罗斯托是采用历史、动态的方法来研究各个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阶段和问题,他提出的成长阶段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以此反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其谬误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如此,他的某些论点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70年代以来,罗斯托扩大了他的研究领域,对诸如人口、原料、能源、环境污染、国际合作等问题,特别是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马克·布劳格,1992,《凯恩斯以后的百名重要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1984,《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许涤新主编,1980,《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册),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