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书籍:心脏病学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25页(277字)
是由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或修补术后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红细胞在血液通过时受到摩擦、碎裂、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见于人工心瓣膜位置安放不当、球形人工心瓣膜安置时间过久或人工瓣膜或修补片所用塑料等。这些原因可使人工心瓣膜表现不光滑,红细胞在血流中反复流经时受到磨擦、损伤和破坏,而发生血管内溶血,血液内出现破碎的红细胞。
临床表现有贫血,但其轻重程度不一,轻者仅有含铁血黄素尿,重者则发生血红蛋白尿,长此以往可因铁丧失过多而引起缺铁和使贫血加重。
一般可用抗贫血药治疗,重症者应重新手术,以纠正心瓣膜或修补片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