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期杂音
书籍:心脏病学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305页(446字)
是由于收缩期心室射血时或血液从高压心腔返流至低压心腔所产生的杂音。
产生机理:①血液流进狭窄的瓣膜或异常径路(如主动脉或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产生湍流;②心室喷血的容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③房室瓣膜关闭不全,在心脏收缩时血液返流入心房。听诊时注意事项:①杂音最响的部位、是否传导及传导方向;②杂音的响度、音质和音调高低;③闻及杂音处是否伴收缩期震颤;④杂音与呼吸、运动、体位和药物作用的关系。收缩期杂音的响度一般可分为6级:Ⅰ级:是最弱的杂音,需仔细听诊才能闻及;Ⅱ级:是较弱的杂音,但听诊器放在胸部立刻可以闻及;Ⅲ级:中等响度的杂音;Ⅳ级:比较响亮的杂音,往往伴有震颤;Ⅴ级:听诊器的胸件接触到皮肤即能听到的杂音,响度大,但离开皮肤则听不到,伴有震颤;Ⅵ级:为最响的杂音,听诊器不接触皮肤也能听到杂音,有强烈震颤。
也有采用4级分类法,但未被广泛采用。
收缩期杂音可分为功能性收缩期杂音和器质性收缩期杂音,其临床意义详见有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