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书籍: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4页(600字)
关于一国对外输出的变化可使国民收入发生成倍变化的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oy F.Harrod,1900-1978)参照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最先提出。由对外输出增加而产生的国民收入增量与输出增量的比率即对外贸易乘数。以KF 表示。以△Y表示收入增量,△X表示输出增量,则:
以△M表示输入增量,为边际进口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Import,MPM)。如果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进口品的部分越大,则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部分(△Y-△M)就越小,从而对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作用越小。因此,对外贸易乘数与边际进口倾向成反比,而与边际出口倾向成正比。
如果出口增加新产生的收入增量既用于消费,又用于储蓄;既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又用于购买进口品,则对外贸易乘数既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MPM),又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MPS)。MPM和MPS都是不利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此时对外贸易乘数为:
一般情况下,增加的国民收入总有一部分用于国产品的消费,无论边际出口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还是两者之和都不可能等于1,因此对外贸易乘数总是大于1,其效应也必然是国民收入增量大于最初的输出增量。
上一篇:投资乘数原理
下一篇: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