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分析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564页(789字)

西方国家国际收支调节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S.Alexander)阐述的理论。

其产生的背景是:西欧国家正在恢复经济,国际收支危机严重,凯恩斯主义理论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吸收分析理论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在国际收支上的具体运用。

它将凯恩斯的均衡方程式发展成为: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出口-进口,从而导出:出口-进口=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吸收分析理论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抽象为对外贸易收支,并认为: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别是该国收入与支出流量的组成部分;一国国际收支是该国总收入与总支出(亚历山大把总支出称为总吸收,吸收理论即以此得名)之差,也即国际收支=贸易收支=出口-进口=总收入-总吸收。因此,总吸收与总收入相等,国际收支平衡,总吸收大于总收入是国际收支逆差,总吸收小于总收入则是国际收支顺差。所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方法就是:减少总吸收,或扩大总收入或二者兼用,归根到底是扩大出口或减少进口。吸收分析理论分别考察了在“非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两种情况下,货币贬值在贸易收支上的效果。(1)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意味着这个国家有闲置的资源。

这样,由于货币贬值引起该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跌,将刺激国外对它的出口商品的需求,总收入就会扩大,从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2)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意味着这个国家没有闲置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国际收支不能通过扩大总收入,而只能通过减少总吸收来实现,也即货币贬值使得进口价格等比例上涨,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上升,进而导致该国总吸收减少,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吸收分析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把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联系起来,为实施通过国内经济的调整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明显的缺陷是,忽视了国际收支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国际间资本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