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鲁达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第683页(822字)

【生卒】:1904~1973

【介绍】:

智利人。

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生于帕拉尔城的铁路工人家庭。就读于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中途辍学从事创作。历任驻外使节及国会议员。

曾流亡国外,从事世界和平运动并遍访欧、美、亚洲各国(包括中国)。1952年返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

13岁开始诗歌创作。诗作《节日之歌》(1921)获全国学生文艺竞赛一等奖。首部诗集《霞光》(1923)和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24)描写爱情与自然风光,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早期写格律诗,后改写自由体诗。代表作《诗歌总集》(1950)包括《在克丘·皮克丘之巅》、《伐木者醒来吧》、《逃亡者》等,热情歌颂祖国,放声讴歌生活,赞美拉丁美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普通劳动者,是拉丁美洲最伟大的史诗之一。重要作品还有诗集《地球上的居所》(1933)、《要素之歌》(1954)、《葡萄和风》(1954)、《上尉的诗篇》(1954)、《新要素之歌》(1957)、《一百篇爱情十四行诗》(1957)》《漂游与归来》(1959)、《英雄事业的赞歌》(1960)、《威尼斯船夫歌》(1967)、《海与钟》(1973),长诗《西班牙在心中》(1937)及两首《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情歌》(1942~1943),自传体长诗《黑岛回忆》(1964)等。

逝世后1974年经整理出版了诗集《孤单的玫瑰》、《冬天的花园》、《2000》、《黄色的心》、《问题集》及回忆录《我承认,我生活过》。创作上继承西班牙民歌传统,汲取智利民歌特色,并受到法国现代派诗人及惠特曼自由诗体裁的影响,形成独特风格。作品多具思想性,情感浓烈奔放,手法夸张,词汇丰富,具有巨大的艺术感受力。是当代拉丁美洲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1945年获智利国家文学奖,1950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奖,1950年获列宁和平奖,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上一篇:穆诺斯 下一篇:帕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