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主观与客观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11页(742字)

主观指人的意识、思想或认识;客观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对象。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也就是精神同物质的关系,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主观与客观是辩证的统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人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地改造客观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的失败,达不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虽然正确地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决定主观,但不了解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否定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即否认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认识看成是消极、被动地反映事物。

唯心主义者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在他们看来先有主观,后有客观,主观决定客观,主观的力量支配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科学地解决了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主观思想就可以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主观和客观不一致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人们的思想受到自己所处的地位、社会条件及科学水平的限制。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离开社会实践,主观与客观是不可能统一的,错误就难以避免。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要想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就一定要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上一篇:主观主义 下一篇:主体与客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