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范畴语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72页(2122字)

是由波兰逻辑学家爱裘凯维奇(Ajdukiewicz)和另一位逻辑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lel)提出的某些观点,加上其他一些逻辑学家的工作而形成的分析语言的一种方法。

范畴语法的基本观点认为:如果我们分析一个语言对象的实际作用的话,那么可以将其归结为这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这个语言对象识别出这个世界中的某一个实体;第二,我们对于这个已经识别出来的实体谈到了它的什么东西。这就构成了范畴语法的出发点。我们要识别出一个实际世界中的某个实体,就是给这个对象取一个名字,这就是传统语法中的名词。

我们要对那些已经识别出来的实体谈论些什么,这就是说出一个语句,它是传统语法中的句子。

作为语言表达式的名词和句子分别可看作是实体的负荷者和真值的负荷者。它们是范畴语法中的基本范畴,是推演出全部语法范畴的出发点。

全部语言范畴通过实行一些运算由这两个范畴可以推导出来。而这些运算是把逻辑中的函项概念引入范畴语法产生的。

它标志着一语言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连接基本范畴的某一个,就导引出一个范畴语法中的一个导出范畴。在传统语法中的不及物动词、连词、副词,都可以是一范畴语法的关系或函项。

例如,我们以基本范畴名词N作为一个主目,以不及物动词IV作为一函项,它在N的右方与N相接,就产生一新的范畴,形成一个句子S。若N指称“约翰”,不及物动词指称“跑”,右连接所产生的句子就是“约翰跑”。

如果两个句子S1S2作为一函项的主目,则联结词显然起着函项的作用,由函项与两个基本范畴相连接,我们就构成了一个复合句。若S1是“天下雨”,S2是地上湿,函项指称“如果……那么”,则生成的复合句是“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在范畴语法的符号表达式上,前者所指称的导出范畴用S/N来表示,后者所指称的导出范畴用S/SS来表示。前者的语义解释为,对名词N施加一运算可生成一句子S;后者可解释为,对两个句子施加一运算,也可以生成一句子S。同样的,采用一种递归的分层次的方法,可以生成理论上无限多的导出范畴。一语言中的量词,形容词,冠词,介词等都可得到相应的处理。

导出范畴生成的一般原则,可以形式化地刻画如下:

C→(C/C1…Cn)+C1+…+Cn

其中,C,C1…Cn是任意范畴,可以是基本的,也可以是导出的,n≥1,“+”号指附加上。

这就是说,如果C是一个范畴的话,那么由C1可以生成范畴C,C2可以生成范畴C,…Cn可以生成范畴C,连接C/C1…Cn中的任意一个范畴都可以生成一范畴C。

相应地,从中取出任意一个范畴也可以生成一范畴C。

一个简单的范畴语法学,是由基本范畴和导出范畴与相对应的词典表达式组合成的序对集合所刻画的。以下的有限列举,说明了一语言的词典可以给范畴提供哪些对应的词汇。

基本范畴 词典表达式

S 无

N {阿瑟,约翰……}

导出范畴

S/S {必然地,非……}

S/SS {并且,或者……}

S/N {跑,工作……}

(S/N)/(S/N) {快,小心地……}

S/(S/N) {每一个人,有人……}

(S/N)/N {寻找,爬……)

范畴语法对于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按照美国逻辑学家大卫·路易斯(David Lewis)的评价,并不是十分合理的,除了对波兰标记法的符号逻辑之外,所以直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还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然而50年代之后,首先是转换语法的一批学者从中受益,70年代出现的蒙塔古语法,其代表人物蒙塔古则坦率地宣布,“在我的语义范畴中可以发现爱裘凯维奇语形范畴的回声。”(《形式哲学蒙塔古论文选集》英文版第189页)范畴语法将逻辑中的函项引入语法,并用这种函项的前段一步一步地生成各种复合表达式,使得语义与语法的同构,进而使得一种内涵语义学成为可能。无疑它将作为数理语言学的一个光辉先驱而被人铭记。

上一篇:范式方法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