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染色体带型与显带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241页(1056字)

染色体经过特定技术的处理和染色后,常呈现出各种亚结构,表现为染色深浅不同的横带或不同强度的萤光节段,这种亚结构称为染色体带型;显示染色体带型的过程称为显带。

各种带型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水平上的表型。根据不同显带技术所显示的染色体带大抵有几种:

(1)Q带,是经特定荧光染料染色之后在中期染色体上出现的明暗不同的荧光带。这是1968年瑞典细胞化学家T.卡斯柏松最先提出分带技术时所建立的。

(2)G带,即吉姆萨带,是根据变性/复原技术而显示出来的染色体带型。带纹清晰,且标本可长期保存,所以常被一些实验室采用。

(3)R带,将分裂中期的细胞在高温(87℃)的缓冲液中或在适宜的pH下温浴,由此产生的特定带纹恰好与G带型相反,所以又称反带型。

(4)T带,经处理后的染色体主要在端粒部位显出一定的深染带,故又称为端粒带,可用于染色体末端缺失、易位等畸变的分析。

(5)C带,也称恒定型异染色质带。

这是因为经特定技术处理后在所有染色体上接近着丝粒区呈现深的着色,如人类染色体标本中的第1、9和16号染色体以及Y染色体的次缢痕区着色很深,是典型的代表。

(6)NOR带,或核仁组织者区带。这是利用银染法使经过特定处理的细胞染色体上在核仁组织者区呈现黑色。

除上述常见的几种带型外,70年代中期又建立了高分辨显带技术,使单套染色体上的带纹进一步划分为500~1500余条,从而达到更为精确地观察染色体的各种变异,大大推动了对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同时也将使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距离渐趋缩短。

从显带的情况看,各特定染色体上带的数目、分布、大小和着色程度都不相同,但在同一种内个体的所有组织中的带型却基本相同,因此按照带型的特点既可鉴制每一条染色体,又能查明染色体上某个区段结构上所发生的细微改变。目前有关显带的技术已成为核型研究的有力工具,并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分类学和染色体工程等领域;尤其是在医学细胞遗传学中,染色体显带技术已成为诊断多种疾病中特异染色体缺陷等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染色体代换 下一篇:方法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