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缺点逆用发明法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329页(813字)

通过揭示事物缺点的作用机制,从而利用事物的缺点寻求技术创造的方法。

与克弱转换发明法相比,缺点逆用发明法并不是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标,而是巧妙地利用事物的缺点,化弊为利,寻求新的创造。在技术创造中,事物的缺点本身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引导研究者通过克弱转换导致革新或发明;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研究者去寻求化弊为利的途径,产生新的技术发明。所以,在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中,针对现有事物进行克弱转换时,切不可忘记思考能否巧妙地利用其中的某些缺点,来引导新的技术发明。

运用缺点逆用发明法进行技术创造,要经过三个步骤:(1)发现事物可以利用的缺点。

这是运用缺点逆用发明法的前提。应该说,一般地发现事物的缺点并不太难,但要从事物的许多缺点中找出可以利用的缺点,却并非是轻而易举的。

这既有赖于研究者的科学素养、知识结构和实际经验,也取决于社会需要所提出的技术和科学发展水平。(2)透过现象,认清缺点的本质,抽象出这种被认定为缺点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可以利用的基本原理或表现为缺点的现象本身的特性、行为过程等。

这一步,是判断缺点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并为下一步寻找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的关键环节。所以,在这一步中所要达到的最理想的目标,显然是要彻底揭示出缺点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起支配作用的原理。

但这种理想目标的到达往往会受到科学进步水平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先不去深究现象的本质,而集中精力去把握现象本身的特性、行为、作用过程等宏观规律,这样,常常也可以达到判定缺点的可利用性并提供驾驭它的根据的目的。

(3)根据所揭示的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或对现象本身特性的认识,寻求加以利用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提出设想和构思方案的过程。此间,要综合运用其他各种设想和形成发明构思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和方法,这样才能依据所抽象出的现象背后可利用的原理或现象本身的特性等,巧妙地实现“化弊为利”的技术创造。

上一篇:缺点列举法 下一篇:课题分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