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管理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549页(1327字)
亦称分类管理法、ABC分析法。
它是一种对事物进行系统统计、排列、分类,以找出管理重点的管理方法。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1906年首先使用这种方法,研究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发现少数人占有大量社会财富,大多数人则只占有少量社会财富。这种“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后来,这种经济分析法被推广到物资管理、拟定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工艺设备、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主次因素等方面。
ABC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种类繁多的各种事物及其构成事物的诸多因素,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排队,以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定量科学分类管理技术。具体地说,这种方法是把事物和管理对象,或按影响因素,或按事物属性,或按所占比重(或累计比重)等不同要求,划分为A、B、C三部分,分别给予重点、一般、次要等不同程度的相应管理。
A、B、C各类因素的划分标准,无严格规定,可以根据具体对象和情况确定。一般把主要特征值的累计百分数在0~80%的若干因素称为A类因素,应重点管理;累计百分数在80~90%区间的若干因素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作一般管理;累计百分数在90~100%之间的为C类因素,这是最次要的因素,进行次要管理。
例如,以原料和零件的储存及采购为管理对象,一般分类为:A类原材料和零部件占总数的10%左右,而其价值却占总价值的70%以上,这种物资是重要物资,品种少,在订货批量和库存量方面要持慎重态度,用最经济办法实行重点控制,定时定量供应;B类物资品种多,占总数的20%左右,其占用资金却比A类少,属于中间状态,可实行一般控制,按平常的采购量和储存量处理;C类物资数量很多,价值很低,约占总物资数的70%左右,其价值则只占总价值量的10%以下,对这类物资的采购和储存只需简单控制,有的可大批量定货长期使用,有的可随用随买。
采用这种区别物资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可以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有效地控制物资的库存量,降低库存,加强资金的周转,减少库房用地,节约维护、保养、管理费用,简化物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当然,应用ABC分类法,也可以将所管物资分成四类五类或更多的类,要因地因时制宜。
ABC分类法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在质量管理时,用它可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在价值分析中,用它可以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零部件;用于预算,可以预测和寻找未来可能影响企事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作充分估计,采取不同措施,编制几套预算计划,相应地确定几种不同的经营策略,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可以保证企业获得收益。
ABC管理法的基本工作程序可分为“开展分析”和“实施对策”两大步骤。开展分析,就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清重点与一般的过程。
它包括收集数据,统计整理,进行ABC分类,以及绘制ABC分析图等项工作。
实施对策,就是进行分类管理的过程,对A、B、C三类因素提出管理细则,分别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