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771页(574字)
【生卒】:78—139
【介绍】:
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曾任南阳群主簿、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坚决反对天文学研究中的迷信思想和谶纬神学占卜方法。
一生发明制作了许多机械,如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记里鼓车等等。
研究过圆周率,求得,绘制过一幅地图,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共有科学、哲学和文学着作32篇。
他最先认识到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为此,国际上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当时,中国关于宇宙结构的理论有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三种学说。张衡在《浑天仪》中提出了明确的浑天说观点。
他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仓地,犹壳之裹黄。”他既肯定了“天球”的存在,也倾向“地球”的概念。他对月食成因的解释说明了这点。他也认识到,“天球”并不是宇宙的界限,“天球”之外还有别的世界。
张衡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并估计人眼能见的恒星总数为14020颗。他重视实测方法,由于这点,他提出的浑天说同天象观测较为一致,有说服力,在浑盖二家以后长期争论中,一直占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