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知行统一观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26页(1119字)

是关于知(认识)和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或理论学说。

中国哲学史上,有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和唯物主义的统一观。围绕着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派别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知是行的基础,没有知就没有行,先知后行,行统一于知。宋朝理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语类》九)朱熹的这种“知先行后”的理论,完全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明朝心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王守仁反对“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知行合一”论,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人的思想活动就是行。

这实际上消除了知和行的区别,以知代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把知行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成是知行合一。知决定行是“知行合一”论的基础,以此否认行是知的来源,行对知的决定作用,这是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

旧唯物主义者对知和行的关系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知统一于行。如明清之际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从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出发,批判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提出他的“先行后知”、“行可兼知”的唯物主义知行论。他批判朱熹的“知先行后”论是割裂知行统一的关系,指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是以知代行,“销行以归知”。因此,朱熹和王守仁都是否认行对认识的作用。

王夫之特别强调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要符合客观对象。他提出“因所以发能”和“能必副其所”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根据客观对象才得以发生主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

他还阐发了“由行而行则知”和“由知而知所行”的知行统一观。

认为行可以兼知,行高于知,行对知具有决定的作用,是知的基础。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旧唯物主义者把行只是看做个人的行为,不是理解为社会的实践活动,不懂得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因此不可能科学地解决知和行相统一的问题。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知行统一的问题。它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一切知识都从实践中所获得,又回过来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实践和认识的这种矛盾运动,就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过程。

毛泽东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上一篇:魏斯曼 下一篇:思维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