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7页(1828字)
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中国历史上的一门传统学科。
“经”即儒家经典,以孔子所传“六艺”为基础,包括后人诠释“六艺”的传、注等等。历代所奉之“经”不尽一致。
汉代被视为儒家经典的有《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唐代以《易》、《书》、《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为九经;宋代加增《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合称十三经。
经学就是关于这些经典的传注解说。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
“今文经”是汉儒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文字记录传述的儒家经典,由师徒传述。汉代定本的“今文经”有出自伏生的《尚书》、出自高堂生的《礼》、出自公羊氏和胡母生的《春秋公羊传》。
今文经学重于阐发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古文经”是秦以前用古文书写的并由汉儒加以训释的儒家经典。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一时销声匿迹。后来在孔宅壁中发现了部分古籍,即“孔壁古文”,为区别于汉代由师徒传述的今文经,称“古文经”,经汉儒增改,多不可信。
古文经学在辨认解释“古文经”的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研究古文经者,多重视《周官》、《周礼》。经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子夏和荀子,正式产生于汉代。公元前136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以通经作为进选人才的标准,经学开始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其盛衰、分合、争辩往往与当时的封建政治密切关联。
西汉的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公羊春秋传》,开创了今文经学。西汉末年,刘歆建议将《左传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列于学官,开创古文经学。
从王莽的新王朝时期起,古文经学盛行,研究文字训诂的“小学”兴起。在公元前51年的石渠阁会议和公元79年的白虎观会议上,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围绕经学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东汉末年,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逐渐融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破除家法传统,遍注群经,汇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形成了融汇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郑学”。魏晋南北朝时,经学分为“南学”和“北学”。南学即南朝的经学。受玄学、佛教影响,南学陆续编出比“注”更详细的“义疏”,并发挥《礼记·中庸》中天命心性学说,成为宋明理学的渊源。
北学即北朝的经学,以章句训诂为主,墨守东汉旧说。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奉唐太宗命,与颜师古等编撰《五经正义》,根据南学约简、以玄学治经和北学深芜、引用谶纬的特点,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形成唐代的“义疏派”。到宋代,经学发展为理学。理学虽据儒家经典立论,但重于阐释义理,兼谈性命。
元朝仁宗以后,以宋儒经注取士,理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清朝初期,顾炎武打出“经学即理学”的旗帜,主张“通经致用”,匡救时弊,反对理学而提倡朴学。到乾隆嘉庆年间,学界大兴考据之风,许多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鸦片战争以后,今文经学盛行,康有为着《孔子改制考》等,用今文经学议论时政,为变法维新寻找理论依据。章太炎曾着文批评今文经学,他是近代中国着名的古文经学大师,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学大师。
经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发展和延续有极重要的关系,对中国哲学、史学、文学等意识形态也有很大的影响。
直到“五四运动”时期,经学才告结束。经学典籍(包括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着述)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研究经学的最早着作,有清代皮锡瑞的《经学通论》。该书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对《易经》、《尚书》、《诗经》、《三礼》及《春秋》等儒家经典的撰着流传,内容要义以及历代考证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
1925年起,我国着名学者周予同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中国经学史,着有《经学古文学》、《群经概论》、《经学历史》(注释本)等。
1942年,着名学者全景芳在东北大学中文系曾经讲授《经学概论》。60年代初,周予同曾在复旦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经学史。
。【阅读书目】: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着,中华书局1954年版;《经学古文学》,周予同着,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本;《经学历史》,周予同着,中华书局1959年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