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285页(1125字)

又称“工会理论”。

研究工会这一社会现象的活动规律及发展过程的学科。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支。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物。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我国的工会萌芽于20世纪初,如1912年上海出现的“制造工人同盟会”,等。按产业系统建立的工会称为“产业工会”;按照职业原则组织的工会谓之为“职业工会”;资本主义国家中被资产阶级所收买,并为工贼所控制的工会,称为“黄色工会”。

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会,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共产党联系工人群众的纽带,是无产阶级的支柱之一,是工人阶级“学习管理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列宁选集》第4卷,第403页)。克思主义工会学一般可分理论工会学和应用工会学。

前者主要研究工会的基本理论,包括工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及发展、演变的历史,各种工会理论流派与学说;后者侧重探讨工会各项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的理论原则,如职工的劳动竞赛、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

但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工会学的重点内容有:(1)工会的性质。工会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阶级性和群众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会性质作出的科学规定。

工会性质及其本质的理论对工会运动的发展方向、活动范围及工会本身的变化起着引导和影响作用;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同工联主义、工团主义、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在工会问题上斗争的焦点;是工会工作的指导原则。(2)工会的地位。工会社会地位问题的本质,是工会如何参政、议政。(3)工会的职能。(4)工会的自身建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罢工和同盟》、《工联》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着作中,阐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会的产生,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任务等问题,奠定了工会学的科学基础。

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会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工会继续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工会“两种保护”的理论(即在保护工人利益的同时,也要组织工人保护自己的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及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工会运动的纲领和策略,使工会成为革命和建没的重要力量。

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于1987年8月在威海市成立。

。【阅读书目】:

《工会学》,中国工运学院《工会学》编写组着,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马克思主义工会学基本原理》,张洞明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