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608页(1085字)

曾称“校雠文”。

研究校勘文献的理论、方法与历史的学科。文献学的一个部门。

“校勘”有广、狭两义。前者专指一部分书的不同版本、多方面资料的核对、订正。后者包括各种古书的辨伪、辑佚及书目的校理。校勘的前提是:书籍经过抄录、翻译、印刷、辗转流传,往往要造成一些文字上的错误。

出现差异的情况主要有:自然破损或偶尔遗漏,文词变异引起误解,对个别文字的增、删或误写,内容的任意篡改等。校勘的任务,就是要消除上述影响,恢复文献的本来面目。

校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校勘学原理。包括校勘学的性质、校勘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如校勘学与目录学的关系,至今仍有如下不同的看法:校雠学就是目录学;古典目录学应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校雠学是古典目录学的一个部分等。(2)校勘的应用。

包括校勘的意义、对象、原则、条件、方法等。陈垣提出的“校法四例”较为着名。①对校法。即以善本为主,结合别本进行校对、勘误。

②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扶摘其中的异同,辨别是非。③他校法。即用他书校本书。

凡此书有采前人者,可用前人的书来勘校;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的书作证。④理校法。

凡是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即用此法。(3)校勘学史。

我国对古书的校勘发端于先秦时期。在周代已有正考父、孔子、子夏等人从事校勘。

西汉刘向父子整理国家藏书时,把比勘异同列为重要工序之一,谓之为“校雠”,并规定如下的界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书,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东汉时期,郑玄注《周易》、《尚书》、《毛》、《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群经,是以校勘为专工的。至宋代,校勘名家辈出,政府的校书机构专门制定了校勘条例,产生了一些比较科学的校勘方法,如岳珂提出的“广征异本,精审字画,订正注疏,详明音释,点定句读,查明脱落,考定同异”的校勘程序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这个时期,校勘也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校勘学在清代得到极大发展,成就卓着者当推顾炎武,他所着的《九经误字》就是一部校勘学名着。

顾氏之后,戴震、段玉裁进一步奠定了校勘学的基础、他们的多备异本以勘其异同,广搜佐证以声类义训定是非的思想成为清代学者进行校勘的总方针。近代学者中,陈垣的建树较多,他曾在多所大学开设校勘学的课程,着有《校勘学释例》等书。

。【阅读书目】:

《校勘学史略》,赵仲邑编,岳鹿书社1983年版;《校勘学大纲》,倪其心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文献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