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609页(2306字)

又称“书目计量学”、“书目统计学”、“计量文献学”。

运用数学、统计学的计量方法研究文献和文献工作系统的数量关系,以探讨各门科学书面信息的动态特征的学科。

文献计量学的意义,在于指导各种类型的图书情报部门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把握情报流循环和反馈机制,以便完善文献服务。在鉴定核心期刊、精选藏书、统计书刊资源的流通量和拒借率、选择最佳复本数、合理布局书库,以及编制检索语言、改进文摘服务、评定作者对学科的贡献、分析文献用户类型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文献计量学的任务是:设计科学、经济的文献体系和网络,改进文献加工处理过程的效率,预测文献出版动向,提出文献计量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目前,文献计量学的体系还不完善。在理论部分主要研究如下定律:(1)布拉福德定律。

布拉福德分布规律是讨论杂志和相关文章的关系,通过大量统计后得出;某一学科领域的杂志所载文章的总量相对那个学科领域是一个常数。其模式如下:R(n)=Wlog〔n/S〕(1<n≤N)。

式中R(n)表示杂志文章总的数量;N为杂志总数;S为常数(指某一特定主题范围)。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应用这个模式,对400种杂志的2000多篇文章统计后得出:有40%的文章包括在5%的杂志里;继而,文章总数的80%使包括在杂志总数的37%当中。据此可以鉴定核心期刊。(2)洛特卡定律。

主要描述论文着者频率与论文数量之间的关系。洛特卡统计了美国《化学文摘》1907-1916年累积索引,以A和B字母打头的6891名着者的论文量以及德国《物理学史一览表》中列出的1900年以前物理学领域计1325位科学家的着述情况。洛特卡根据这些大量书目现象,将作者的论文量分别划分为1、2、3……n篇,继而求出它们与撰稿者总数之百分比;然后,用最小平方式来统计最符合绘制数据线的斜率,发现斜率近似-2。其定律通俗描述为:假定写一篇文章的作者人数为e,则:写两篇文章的作者人数为e/22

由此类推:写n篇文章的作者人数为e/n2。洛特卡定律在预测作者的论文率,分析化学、物理、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趋势,研究人才结构和着述特征等方面是有意义的。

(3)齐普夫定律。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齐普夫在1920年就开始研究单词的频率等级分布现象。认为、若把每个词出现频率(次数)按递减顺序排列,并且用自然数由小到大给词频编上序号,则词频和序号相乘是一个常数。

即:F(词频)×R(序号)=C(常数)。齐普夫定律主要应用在文献检索系统中的标引理论和词表编制。(4)文献增长与老化规律。

文献既有量的规律——数量的增长,也有质的规律——内容老化。文献增长和老化研究始于40年代。

当时美国赖德和戈斯内尔分别研究了文献增长和文献老化问题。1961年,美国科学家普赖斯提出了科学文献随时间按指数增长的理论。

认为文献增长率与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公式为:y=aekt(y-文献数量,t-时间,条件常数a>0,时间常数k>0,e-自然对数底)。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包括文献增长指标、文献指数增长规律、文献逻辑曲线增长规律、文献增长的数学模型,例如线性增长模型、分级滑动指数模型、超越函数模型、舍——布增长模型等。

普赖斯也探讨了文献的老化规律,认为期刊论文是由半衰期绝然不同的两大文献构成的。即“档案”文献和“短期”文献。数学、地质学、植物学都是典型的档案文献,化工、机械工程、冶金工程、物理学都是典型的短期文献,而化学、生物学则介于两者之间。文献老化规律的研究有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探索文献传播的动态规律,后者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书刊选购、馆藏优化、排架和流通等活动。研究方法主要有:引文分析法、文献统计法、数学方法和综合分析法。

文献老化的数学模型有负指数模型、巴尔顿-凯普勒老化方程、布鲁克斯老化的方程等。当前研究的课题有:文献老化指标半衰期及其算法、文献老化与情报老化关系、文献老化与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各学科文献老化的差异以及文献老化规律的应用等。

(5)引文分布规律。主要发现文献老化、离散、类聚等规律和文献使用特点和趋势。

研究内容包括引文分析方法、引文测度、引文分析工具、引文的结构、引文引用机理等。

“文献计量学”这一学科用语,是英国学者阿伦·普里查德提出的。

但一般认为,最早的文献计量研究是图书馆学家科尔和伊尔斯在1917年开始的。他们对1550-1860年所发表的比较解剖学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叙述了这个时期学科的动向和文献分布状况。

1923年,英国专利局的图书馆员休姆以《国际科学文献目录》为基础,用文献计量方法统计了生理学、细菌学、生物学、血清学的论文资料。1927年,P·L·K格罗斯和F·M·格罗斯根据化学杂志论文的引文,制定了化学教育的核心期刊表。1934年1月,英国着名文献学家布拉福德首次提出文献分散定律的思想,奠定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1948年,美国学者齐普夫提出人类行为的最省力法则,后来又发现了文献中的词频分布规律。

1955年,美国情报学家加菲尔德发表了《引文索引用于科学》的论文。1958年,J·贝尔纳首先提出用“半衰期”这个术语来衡量已发表文章的老化速度。1969年,英国情报学者首先提出并开始使用“文献统计学”的术语。到60年代后,文献计量学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

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介绍、研究这门学科。

。【阅读书目】:

《文献计量学引论》,罗式胜编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校勘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