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684页(1987字)

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对教育现象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教育统计学通过统计资料和统计数据,为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提供一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教育统计学的研究领域是统计在对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观察、测量、计算、检查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研究内容一般概括为两个方面:(1)描述统计。其要点在于就所关心的教育现象进行全面调查和观察,并将所得的大量数据用统计方法加以整理、简缩、制成图表,或就这些数据的分布特征,如集中趋势、离中趋势、相关强度等,计算出一些具有概括性的统计数字(例如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作为标志,以描述所研究的对象及与此有关事物的典型性、波动范围和相互关系,从而为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准备有系统、有意义的信息;(2)推断统计。

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如t检验、X2检验等),统计分析(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和非参数检验(如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等),以便由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或根据已知数据结合教育特点进行预测。教育统计学全部研究过程包括密切联系的3个阶段,即教育统计资料的搜集、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和教育统计资料的分析。

为了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有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如:(1)大量观察法——对研究对象的全部或足够数量的事实进行观察、分析,并采取措施,使其中非本质的偶然因素互相抵消或削弱,以便使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和带规律性的东西显示出来。教育统计学在研究客观事物时,除运用大量观察法外,还采用个案观察法,并使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统计分组法——把大量统计资料按一定标志划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以便区分教育对象的类型,反映教育现象的总体结构,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依存关系。(3)综合指标计算法——在分组的基础上,对已经整理过的统计资料进行综合,以反映一般的情况。其基本形式采用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来表示。此外,还有统计资料检验法和统计资料图示法等。

前者是把教育实验或心理实验结果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的方法。后者是用几何图形或其他图形来表示已经整理好的教育统计资料和心理实验数据的一种方法,借以显示教育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二者之间是密切联系、互为补充的。教育统计学在研究大多数教育问题时,一般都是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以便从数量方面综合地说明和科学地分析所观察的对象,表明其发展趋势和规律。

教育统计学是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出现的一门学科。做出奠基性工作的有卡泰尔、桑代克等人。卡泰尔早年留学欧洲,深受高尔顿和冯特的影响,回美后努力以统计的方法研究心理问题而涉及教育。他的学生桑代克,以统计学和心理学为工具研究教育学,于1904年着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教育统计学的专着。

以后,美国的大学先后开设心理和教育统计课程,并出版教材。早期的教育统计学以描述统计为主要特征。4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比较普遍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心理与教育问题,有关教材均增加了小样本理论、统计估计、统计检验等内容,使推断统计得到较快发展。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美国学者林奎斯特所着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1940)。

随后,统计学家发现统计假设检验所涉及的假定,而引入非参数方法,扩大了教育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其代表作,当推波帕姆与塞罗蒂尼克合着的《教育统计学——应用与说明》(1973)、吉尔福德与弗鲁奇特合着的《心理学与教育中的基础统计学》(1978)。70年代以后,教育统计学适应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形势,一些教材相继介绍电子计算机在教育统计中的操作程序。1973年,美国学者怀特所着《教育统计——附数据处理》有一定代表性。教育统计学在辛亥革命后传入中国,教育院校作为必修课程。从20年代起便有专着陆续出版。

如1923年薛鸿志着《教育统计法》、1930年朱君毅着《教育统计学》、1946年沈有乾着《教育统计学讲话》,次年又有《实验统计与统计方法》等。50年代后,教育统计学一度冷落。

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重新列为教育系的必修课。1984年元月,全国教育统计学首届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

。【阅读书目】:

《教育统计学》,叶佩华主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教育统计学基础》,曹延亭编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教育统计学》,宋岭梅等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教育统计学》,王孝玲编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