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691页(1434字)

西方一般称为“学习理论”;我国称为“学习学”。

研究学习的本质、作用、方法和学习产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学习”从广义上说,它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学习论所研究的学习,只是人的学习。我国学者认为,由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通过学习去掌握和创造,因此,学习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与教育学一起,成为人类智力腾飞的双翼。

其体系分为:(1)理论学习学,包括学习的过程、规律、机制、模式、教与学的关系等;(2)应用学习学,包括各学科学习方法论、学习原则、学习途径、自学方式、学习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等;(3)学习学的分支,如学习心理学、学习统计学、学习环境学、学习效果学等。学习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人的学习的基本特点和生理机制。一般认为,学习的自觉性是人的学习最本质的特点。学习的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

(2)学习的类型。目前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是加涅的分类,他描述了学习的8种类型:①信号学习。

经典性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②刺激-反应(S-R)的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③连锁的学习。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的联合。④言语的联合。与第3类连锁的学习一样,只不过它是言语单位的连接。⑤辨别的学习。

认出诸多刺激的异同之处。⑥概念的学习。

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对事物抽象特征的反应。⑦规则的学习。

概念的连合。⑧问题解决。

应用规则解决问题。也有人将学习分为4类:①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等。②动作技能的学习。

主要是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③心智技能的学习。

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3)决定学习成败的因素。其因素有两大类: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主要是7个方面:①学习动力。学习活动中,有两个系统在同时进行工作,一是认识系统,一是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对学习起着指向的作用和原动力的作用。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循序作好了准备。③阅读、书写、计算的技巧,是否已经达到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④学习方法是否最佳。

一般说来,好的学习方法符合以下3个条件:符合认识规律;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符合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教师授课的特点。⑤学习的能力是否适应,主要指3种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才能。

⑥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⑦体力和精力是否充沛。

(4)学习的原则。

布鲁纳论述了学习的4条原则:①动机原则。认为,学习动机是使学生爱好学习的内部状态。并指出,好奇的内驱力、胜任的内驱力、互惠的内驱力是学生所具有的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

②结构原则。布鲁纳指出,任何教材结构的组织,应当考虑:再现的形式、再现的经济法则、再现的有效力量等三个方面。

③序列原则。

④反馈原则。

西方学习论的研究大致为三派:联结派、认知派和折中派。联结派提出的联想主义一行为主义理论,其哲学背景是经验主义对知识、经验、观念等的看法,即假设一切知识都来自感性经验,简单的观念是感觉材料的模写,复杂的观念是其相加,是联想活动的结合,而大脑则类似一架由简单元件组装的机器。认知派理论的哲学背景是理性主义观点,主张理性是知识的源泉,否认知觉经验是简单观念的联合或相加,强调知觉经验的组合和关系,把知觉过程看作是寻找“良好形式”的过程。折中派提出的认知心理学、阶层论等,则基本上是前两种观点的综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