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34页(1942字)

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初生儿到青年初期(约18岁)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同时,也研究儿童的个性培养和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儿童从初生起,在社会生括条件的影响下,经过乳儿期(初生至1岁)、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3至6、7岁)、学龄前期(6、7岁至11、12岁)、少年期(11、12至14、15岁)、青年初期(14、15至17、18岁),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思想观点,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

各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是互相连续,又是互相区别的。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一般分为横断研究和纵追研究两个方面。

前者研究某一年龄时期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后者则通过不同年龄时期的比较,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有些研究从儿童出生一直追踪到成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如儿童心理发展的性质如何?受什么条件制约?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各有什么影响?(2)儿童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通过研究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对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具体的心理面貌有一个“纵剖面”的总的认识。(3)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学也要研究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例如关于儿童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发展现象。这种研究可以对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横切面”式的认识。

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方法比较多,观察法和调查访问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观察法有长期观察和短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等。

调查访问法有个别访问、开调查会,问卷等几种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方法论倾向——“生态学运动”,即在原有的实验法的基础上,将儿童脱离实验室走向生态,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自然的、真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中,揭示儿童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也比较多,有追踪研究、系统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常规研究等。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叶。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经过对自己的孩子的心理活动的长期观察、记录、分析、研究,于1882年出版了他的着作《儿童心理学》,这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初步为儿童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与西蒙应法国教育部的要求,合编了“智力测验量表”,为欧美许多国家所采用,这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大成果。20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形成了两大学说和9大学派。两大学说是指霍尔的“复演学说”和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九大学派是指: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的人格主义学派;法国儿童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的测验学派;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德国儿童心理学家考夫卡和勒温的格式塔学派;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儿童心理学家彪勒夫妇的维也纳学派;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日内瓦学派;法国儿童心理学家瓦的巴黎学派;苏联的巴甫洛夫学派。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儿童心理学从纵向研究转向横向研究,从纯学术研究转向人才培养,从一般的研究方法转向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研究。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稷下唯物派便持有儿童心理发生以生理条件为其物质基础的观点。

1919年,陈鹤琴根据西方儿童心理学家普莱尔、霍尔等人的着作编写教材,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并写了《儿童心理学之研究》一书。

1925年,古普的《儿童心理学》被译成中文,在我国介绍。“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订正比奈西蒙智力测验”在南京、上海等地流行。

30年代开始,黄冀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撰写了《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1936)、《儿童绘画心理》、《儿童心理学》(1946)等儿童心理学专着。建国后,5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注意结合中国实际,对儿童心理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1962年出版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近年来,我国儿童心理学呈现出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紧密结合,注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阅读书目】: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儿童发展心理学》,许政授等编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儿童心理学》,该书编写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着,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