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53页(1600字)
又称“语言心理学”。
运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调查方法,研究人获得、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生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任务是对语言现象、言语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言语生成、语言习得、言语思维、言语理解等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内容主要有:(1)语言习得,其中包括第一语言的获得,即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和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2)内部语言,即人们在思想时所用的既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书面语的无声语言;(3)言语生成,即人们说话之前言语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言语信息的编码过程;(4)言语理解,即人是怎样在身体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帮助下理解言语传递的信息的,也就是解码过程;(5)语言的记忆,即言语信息的输入、储存、输出过程;(6)语言知觉,即言语信息的听觉阶段、音段阶段、音系阶段等。心理语言学所阐述的主要理论有: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能力的普遍性和语言行为的特异性等。语言能力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中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人类具有识别语言信息的知识和能力;②任何儿童都有习得语言的本领,不管把儿童放在任何语言社群里,儿童都能很快地学会该语言社群所使用的语言;③人类具有利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的能力。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涉及到哲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情报学、信息论、控制论等许多学科,其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可广泛用于指导语言教学、诊治言语障碍疾病(如失认症、失读症),并在工程、航空、通讯、语言翻译等领域发挥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心理学的实验手段进行,基本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实验——发生学的研究方法,探求语言是怎样发生的;第二种是实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对话语形成中的损伤现象——脑机制在遭到各种不同的破坏的情况下,考察思想转化为语言信息的过程和语言信息转化为思想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调查法、比较法等。
历史上,曾有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如笛卡儿、洛克、冯特、巴甫洛夫等人对语言与心理、大脑、思维的关系作过论述,其中一些论点已成为现代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是美国心理学家坎特于1936年在《语法的客观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
1946年,美国学者普龙科发表了《语言和语言心理学》一文,专门论述了心理语言学问题,文中所提出的论点为心理语言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和语言学家西比奥克合作编辑出版了《心理语言学》一书,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
70年代,心理语言学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当今,在心理语言学界共存着三大学派:以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斯金纳、莫勒等为代表的“联想派”;以美国的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以美国学者斯洛宾、福德尔和里维尔等人为代表的“程序派”。各派对于人们如何获得语言这一问题还存在很大分歧。
心理语言学者们把这门学科划分为人类学的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生物学心理语言学、哲学心理语言学、发展心理语言学等,并开展了各个边缘领域里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探索,在工程心理学、航空心理学、宇航心理学等学科中,都运用了心理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成果。苏联在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中,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在理论体系中反映社会和个人在语言上的辩证关系,揭示言语活动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制约性。苏联学者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利亚等人在这门学科的发展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近年来开展了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学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
。【阅读书目】:
《心理语言学》,杜诗春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