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808页(3060字)
又称“语言科学”。
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语言研究的各个部门的总称。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它是由音义结成词汇,通过语法而构成的符号体系与信息载体。语音是它的形式部分,语义是它的内容。
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汇,语言的组织规则是语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上,语言都具有社会性。
语言是在社会中产生,并且为社会服务,因此,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在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进程中,语言始终是人们传授经验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武器和基本因素。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研究语言学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上的语言大约有3500种左右,其中美洲语言多达1000多种,非洲语言也有近1000种。语言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只有140种,使用汉语的最多,占世界人口的1/5;其次是英语,约3亿人口;再次是俄语、西班牙语和印地语。
使用这5种语言的人共占世界人口的45%,加上说日、德、阿拉伯、葡、法和意大利语言的,则占人口的60%。
语言学家根据语言之间的亲疏关系,把世界语言分成9个语系,它们是: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格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
每个语系又分为若干语族,绝大多数语族又分若干语支。人类的自然语言数量多,情况复杂,决定了语言学研究的艰巨性和多样性。语言学的研究任务,是要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的本质、起源和历史发展;也要研究作为体系语言,它的结构部分——语音、词汇、语法及其演变规律。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一是对某一具体语言进行描写的、历史的、比较的研究,这些属于专语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二是对人类语言的综合研究,总结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这种综合的研究属于普通语言学的范畴。在语言学中,常用的语言的特殊研究方法有结构分析法和历史比较法。
人类对语言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
中国的先秦诸子和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曾探讨过语言理论问题。但主要的是为了注书解经,本身并未成为研究对象,只是一门附庸学科。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于19世纪上半叶,那时有些语言学者采用历史的和比较的方法寻求语言的来源和亲属关系,于是产生了科学的、历史的语言学。丹麦的拉斯克于1814年完成,1818年出版的《古代北方或冰岛语言起源的研究》,是这类着作中最早的一本。这本书开始对语言的语法现象作了比较研究,并且建立了语音的对应规则。
1816年,德国法兰兹·朴葆的《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出版,就这几种亲属语言的动词变位作了有系统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印欧语系的基础。
1819年出版的雅各伯·格里木的《德语语法》,第一次把日耳曼诸语言语音变化的历史性的公式定下来,即“格里木”定律。俄国沃斯托可夫的《斯拉夫语言论》出版于1820年,就斯拉夫诸语言的材料,作了关于语法,尤其是历史语言学问题的讨论。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区分语言和言语,提出语言是符号系统的理论并强调对语言系统进行共时的研究,使语言学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对其他科学的依赖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索绪尔的《一般语言学教程》一书影响极大。
索氏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到目前为止,国外的语言学(特别是欧美)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
我国古代从周秦时代起就有人进行过语言文字的研究,如荀子、孟子等都曾有过一些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事实的精辟的论述。汉朝以后这种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把它叫做“小学”。
“小学”原本是指8岁至14岁幼童读书的学校。在《汉书·艺文志》中,“小学”这个概念已由“学校”引申出“学科”的意思。
内分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三个部分。
它们分别以字形、字义、字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隋唐以后,它的范围扩大,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我国有关语言的着述也是出现较早的。公元前3世纪,即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词典《尔雅》;公元1世纪左右,许慎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因而许慎被称为我国传统文字学、辞典学的创始人。
我国现代语言学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兴起的。
当时白话文的提倡和兴起,大大开拓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范围。1913年出版的胡以鲁的《国语学革创》,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理论着作。其后有沈步洲的《语言学概论》、王古鲁的《语言学通论》和日本的安藤亚次的《语言学大纲》译本的问世。
一些大学开始设立了语言学理论课程,并重视了口语研究及语言学各具体分科的探讨。但科学的语言学研究,却是建国以后的事。50年代初,先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语言研究室),成立了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2年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1954年12月改现名);在高等学校的中文系(科)普遍开设语言学方面的课程,1956年起原高等教育部组织部分高校语言学教师陆续编出各门语言学课程的教程及教学大纲;围绕着党和政府提出的语文工作的三大任务:汉语规范化、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语言学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语言学研究蓬勃发展,相继成立了中国民族语言学会(1979)、中国语言学会(1980)后,还建立了一些专科研究会,如古文字、嗓音、训诂学、音韵学、汉语方言等研究会。
全国性主要刊物有:《吾言研究》、《中国语言》、《语文导报》、《语文研究》等。
学习和研究语言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立我们的语言观。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正确论证了语言研究中的基本问题:语言的本质、起源、语言的发展规律等,加强了对语言体系的研究,推动着语言学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当今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
这是由于:(1)人们在各个领域的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学广泛地同各个学科发生密切的联系;(2)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是思维的形式,语言研究不仅是对信息及其相互沟通的研究,同时也是对思维及其对象的探索,使语言学有比较高的出发点和综合能力;(3)语言的构成及其能力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步与优化思维的集合,对语言的研究也是对社会及自然发展某些本质的揭示;(4)信息与思维方法是一切科学的命脉,人们对信自及其传导过程的研究和对思维结构方式的探索,都是以语言学作为方法论的先导。
这样,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去,并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如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产生了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与数学结合产生了数理语言学,等等。在新的技术革命中,语言学在资料检索、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阅读书目】:《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主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语言学引论》,戚雨村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语言学教程》,王德春着,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