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881页(1553字)
又称“词典学”、“辞典编纂学”。
研究辞典编纂规律的学科。既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又是辞书学(广义的)的一个分支。
辞典(词典)是汇集语言里的词语,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并一一加以解释,供人查阅的工具书。它主要分知识辞典和语言辞典两大类。
知识辞典解释词语所代表的事物和概念,阐明有关的科学知识,语言辞典解释词语本身的意义,说明它们的语音、语法、修辞特征。同时,“辞典”与“字典”也是有区别的、解释词语的辞书是辞典,包括语义辞典、专科辞典、百科辞典;专门解说单字的辞典是字典。辞典历来被称为“无声的老师”。在一定意义上,它既是一国文化建设的缩影,又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工具。辞典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需要把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等多方面的成就加以总结与吸收,以充分阐明辞典的类型、辞典学的性质和任务、选词的标准、释义的原则等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辞典的内容主要包括;(1)辞典学理论。
主要研究辞典学的理论原则,如辞典学的研究对象,辞典的分类,各种辞典的性质、内容与作用,辞典编纂的基本规律,词层、新词研究,字、词的频率研究、词性研究,词、概念的科学分析及汉语语法与辞典研究,语言构成与词典编纂,系统工程学与辞典编纂,计算机科学与辞典编纂,辞典编纂工作的自动化等问题。(2)辞典编纂工艺学。
它研究各类词书编纂的构想、总体设计、编写原则、凡例、收词(词条)原则、注音方案、体例、释义方式、例证、文体、检索、资料工作、附录、装帧、美术设计、编排和插图等。(3)辞典史,它研究古今中外的各种辞典和辞典编纂家的生平,探讨各种辞典本身同产生该辞典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有悠久的编纂辞典的历史,也有丰富的辞书遗产。
在字典方面(古代称字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周宣王太史作《史籀篇》;秦代有相传为丞相李斯作的《苍颉篇》,赵高的《爰历篇》;汉代有司马相如作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
扬雄的《训纂篇》,贾鲂的《滂喜篇》等。这些书虽然只是汇集常用字的字表,并主要供学龄儿童识字用,但却为以后的字典收字打下了基础。
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两汉时期,我国即产生了第一部辞典《尔雅》,第一部大型的字典《说文解字》。我国古代的辞典学理论在这些辞典的编纂时侯就产生了。国外辞典编纂理论也出现较早。
法文中的“辞典学”“Lexicographie”一词,最初于1765年在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出现,但当时这个词的含义仅指辞典的编纂方法或编纂技巧。
到了近代后,各种辞典学着作大量涌现,有较广泛理论价值的着作有:谢尔巴的《辞典学基本理论初探》(1940年)、迪沃托的《昨日与明日的辞典》(1946年)、查普曼的《辞典学》(1948年)、卡萨雷斯的《现代辞典学导论》(1950年)等等。我国对辞典学的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1979年创刊的《辞书研究》和1980年问世的《词典研究丛刊》起了先导作用。复旦大学中文系自1979年下学期开设了《词典学概论》选修课,并于198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辞书专业的研究生。1982年出版胡明扬等人的《词典学概论》,这是我国第一部辞典学理论专着。目前,我国学者对辞典学的性质、体系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它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是广义词汇学的分支;有的认为,它是辞书学的一个门类,与年鉴学、百科全书编纂学相并列。
。【阅读书目】:
《词典学概论》,胡明扬等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词典学概论》,(捷)拉迪斯拉夫·兹古斯塔主编,林书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