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04页(943字)

运用现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艺术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的行为和经验,研究他们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以及产生审美意识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的学科。

在西方,心理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艺术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的审美心理,包含艺术家运用什么思维方式去感受、想象和创造,怎样把突然闪现的“意象”变为艺术形象,以及欣赏者怎样鉴赏、评价艺术作品,等等。(2)研究艺术美的媒介手段,包括各种艺术形式与审美心理功能的关系,区别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在知觉、想象、创造等方面的同异之处。(3)研究艺术家和欣赏者受各种环境的影响所起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不同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艺术家和欣赏者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4)研究审美心理功能的个体差异。(5)研究艺术家本身的政治思想倾向、文化修养及个人气质,尤其是人的心境、兴趣、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因素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现代心理美学。受格式塔(意为“完形”)学派的影响较大。

此学派在研究知觉和欣赏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代表人物是《艺术与视知觉》的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把原来只研究“人”的心理学,变成研究“个性”的心理学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说明艺术的象征性与表现性以及解释艺术具有情感感染力的原因方面,有独到之处。研究语言思维和其他符号思维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的符号学,可以把符号论具体运用到各类艺术现象的解释上去,对心理美学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克思主义的心理美学,从整体性与个别性的辩证关系分析审美心理的现象和本质,说明意识的过程充满了矛盾,意识心理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

它的能动过程说明审美意识不是凝固的,而是一个发展、流动的范畴。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论、反映论,奠定了心理美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方法。

心理美学在我国现在还处在幼年阶段。

。【阅读书目】:

《审美心理的奥秘》,庄志民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美感心理研究》,彭立勋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