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控制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20页(851字)
用控制论的原理和规律研究文艺现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
控制,实质是对运动的驾驭、支配和调节,目的是使运动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发展。任何实践均存在控制,创作也一样。文艺控制的本质,是创作主体自动控制,调节创作中出现离向、离轨倾向的思维活动,是创作主体通过“自我意识”纠正创作中的失误的一种过程,是创作主体提高自己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创造活动。用控制论原理和规律研究文艺现象,是因为文艺实践过程本身,存在着控制规律导引文艺创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内容。
这里讲的“正确轨道”,是指真、善、美的法则。
文艺控制论的研究重点是文艺创作过程。
文艺创作过程是在两个互相交错、相互渗透和推进的子系统——认识系统和表现系统中进行的。这两个子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行为序列有下述一系列的要素:对生活的观察、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形象的刻画、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就形象的刻画而言,则受到创作方式和手段、目的及情节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而这些要素又作用于两个子系统。这实际上就是控制论中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调节过程。
而这个过程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功能模拟的。研究内容包括:控制论在文艺科学中的应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控制规律;文艺控制与真善美的法则;文艺控制与艺术评论;表演艺术中的自动控制;耗散结构与艺术控制:社会控制与艺术的审美作用,等。
文艺控制论不象一般文艺学方法那样一般地研究文艺活动的规律,而是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成果来研究文艺活动过程,走向定量研究和实验的道路,从而深入到一般文艺学方法难于迈入的大门。在这个意义上说,文艺控制论为文艺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阅读书目】:
《文艺控制论初探》,平仑着,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