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模型参数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物资管理辞典》第545页(1114字)

建立库存模型时所涉及的需求量、库存量、库存时间和库存费用等参数。

(1)需求量R。指某种物资在一定期间的需求数量,在物资流通仓库表现为供应量或销售量,在生产仓库表现为消耗量,可以年、月或日为单位计算。

(2)库存量。泛指在建立库存模型时,需要分析的在库存动态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的库存数量。

它可分为最高库存量QM;安全库存量或最低库存量Q9;订货批量Q;经济订货批量Q*;平均库存量QA;与提前订货期相对应的库存量称为订货点QK。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式是:

QM=Q+Q0,QK=Rt+Q。

(3)时间参数。包括:库存周期T,指相邻两次进货之间的间隔时间;订货周期T′,相邻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提前订货期t,指自办理订货之日起,经供货单位发货、运输、验收等环节到入库形成储备所需时间。(4)库存费用。

包括:价格、保管费、订货费和缺货费等。(1)订货单位价格a,指订货的单位购入成本,包括购价,运费和定额内的途耗等,除购价有折扣的订货外,一般假设固定不变。(2)保管费C1或al,指物资在保管过程中所发生的维护保养费、仓库管理费、搬运作业费、资金利息、保险费、物资损耗与贬值、仓库建筑物和设备折旧费、维修费等,保管费与保管的物资数量多少和时间长短有关。

保管费可按单位时间保管单位产品所需费用计算,用C1表示;也可按单位时间保管的库存金额计算,以保管费率I表示。(3)订货费C2,指为补充库存在采购订货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费用,如采购人员工资、差旅费、电报电话联系费、文具纸张办公费、检验费等。订货费属于一次性费用,它与订货次数有关,而与每次订货的订货数量无关。

在生产企业中,如果补充的库存,由本厂自行生产就应考虑工装调整费,包括每批产品投产前为更换模具夹具、调整与检验等所需费用,它们也属于一次性费用。此外,订购物资所支付的物资买价、运费等,则属于可变费用,与订货数量是有关的。(4)缺货费C3,指因缺货而引起的停工待料损失、不履行合同的罚款损失、办理紧急订货支付的额外费用、失去销售机会的收入损失等,缺货费可按单位产品的单位缺货时间计算。

(5)费用特性指保管费、订货费和缺货费三项费用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变动关系。如果减少库存量和缩短库存周期,可以降低保管费用,但却增加了订货次数,而导致订货费用的增加。

另外,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需要,防止缺货,就要设置安全库存量,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发生缺货损失,却又增加了保管费。

可见,同时降低这三项费用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在建立库存模型时,应全面平衡,以库存总费用最小为准则,寻求最佳的订货批量。

分享到: